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德赛西高伟大鹏:自动驾驶仪商业化的思考与实践

在自主驾驶商业化的道路上,一些企业已经走在了前列。

德赛四维作为自驾赛道上的核心玩家,早在2014年就宣布进入自驾赛道,覆盖了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网络连接业务,现在已经在商业应用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近日,德赛四维总经理高大鹏在WICV 2020“自动驾驶仪与商业创新”上发表了《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思考与实践》主题演讲,详细阐述了德赛四维对如何推进自主驾驶商业化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自动驾驶行业在高计算能力芯片平台、车路协调、自动驾驶AI算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高大鹏指出,未来自主驾驶的商业化面临着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诸多不确定性挑战,这些都是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更高计算能力的芯片平台无法解决的。目前自主驾驶的商业模式还没有形成大规模。

从2020年的情况来看,随着ADAS功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智能网络示范区和试验区在全国范围内的快速普及,以及车路协同示范项目的启动,自主驾驶的商业化场景逐渐显现并呈现多元化趋势,为核心零部件企业、自主驾驶公司、一级企业等企业提供了商业化的机会。

在智能驾驶方面,德赛四维的布局涵盖了感知层面,如车载摄像头、24GHz和77GHz毫米波雷达、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等。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一批ADAS产品,实现了批量生产。

从早期的感性摄像头到今天的智能驾驶控制平台,其技术和平台都实现了快速迭代,德赛四维的智能驾驶业务也逐渐迎来了一个收获期。

去年德赛四维ADAS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00%以上。今年,自动泊车系统、360度扫描系统、T型箱等ADAS智能驾驶辅助产品的订单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次大幅上升。此外,多种型号的核心客户都提供了全新的智能驾驶舱产品(如多屏互动驾驶舱、高清大屏幕信息娱乐系统、全液晶仪表、显示模块和系统产品),许多板块表现强劲,成为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比如今年4月上市的小鹏P7,被认为是国产智能车的代表车型,搭载德赛四维自动驾驶域控制器——IPU 03。今年德赛西威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舱域控制器在Tiggo 8 PLUS正式量产;2019年,其多传感器融合的全自动停车系统成功量产,今年开始快速扩容。

在此基础上,德赛四维还将重点关注R&D在L3/L4等更高层次自主驾驶领域的投资,进而快速实现商业应用。

在商业模式方面,随着汽车智能化网络化的进程,原始设备制造商和供应链之间的传统供需模式也在发生变化。目前德赛四维与汽车企业的合作也是多元化的,包括与小鹏、理想、一汽、奇瑞等多家汽车企业达成合作,共同开发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舱相关技术。

这种开放合作的商业模式也将为德赛四维的智能驾驶业务带来更大的收益。

高大鹏用“智能驾驶是一条宽(生态)、深(技术)、长(商业)的河流”来比喻自动驾驶赛道。他认为,自动驾驶的大规模落地需要行业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推动。

"保持开放,形成生态,通过生态互动建设快速进化,打造商业用地."高大鹏最后说道。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