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动自行车90%的市场在中国,中国电动自行车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了“以锂代铅”的新阶段。
如何看市场空间被超标车型库存替代共享摩托车快递的需求所驱动,中国电动两轮车市场销量有望获得高增长?我们预测,2023年中国电动两轮车(包括新国标车和电动摩托车)销量将达到6384万辆的峰值,复合增长率为16%。
新国标加速两轮车锂电气化。锂电池和铅酸电池的优点是重量轻、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国标车上以锂代铅的替代动力在于,新国标要求车辆重量不得高于55kg,而铅酸电池在相同续航时间下重量约为17kg,明显高于锂电池4.7kg。
锂电池成本持续下降,经济效应开始显现。2017年,铅酸蓄电池的购买价格约为500元/千瓦时,锂电池的购买价格约为1600元/千瓦时。2019年,铅酸电池的购买价格约为400元/千瓦时,锂电池的购买价格降至700元/千瓦时。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铅酸的更换周期约为2年,锂电池的更换周期约为4年。当锂电池版与同型号铅酸版的价差在300元以内(铅酸替代价)时,锂电池版的经济性高于铅酸版。
假设到2020年,到乙端的锂渗透率为100%,到丙端的锂渗透率为25%,并将逐年增加5%。预计2024年,锂电池两轮车销量将达到2946万辆,锂电池需求346亿瓦时,市场空间185亿,复合增长率38%。
如何看待竞争格局目前中国两轮车排名前三的锂电池企业分别是星恒电源(41%)、天能电池(10%)、博力威(8%)。我们对未来的竞争格局提出以下观点:观点1:目前的竞争格局有望重塑,未来的观点是星恒与消费EV电池的龙头企业争夺市场份额。过去两轮车锂电池普及率低(10%左右),优质锂电池企业没有大规模进入。随着行业销量的沉重,ATL、CATL、益威锂能等领先的锂电池企业纷纷进入双轮车领域,未来竞争将日益激烈。此外,目前的技术路线也有差异,如星恒(方形锰酸锂)、天能(三元缸)、ATL(软包LFP)、CATL(圆柱LFP)、益威锂能(圆柱LFP)。我们期待随后的LFP被称为主流技术路线。意见二:第一阶段竞争重点是捆绑大客户,第二阶段是渠道建设。第一阶段(2020-2023年),锂电池市场的增量依赖于新国标政策指导下的铅酸车股市的置换。这一阶段的比赛重点是捆绑双轮车厂商(迪雅、艾玛、9号等)。)和共享运营商(你好,滴滴,美团)。第二阶段(2024年以后),市场增量开始依靠锂电池股票市场的置换。这个阶段可能类似于成熟的铅酸蓄电池市场,竞争的焦点可能是渠道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