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的电动汽车世界里,不管怎么讨论,‘自燃’都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但自燃会引发多少行业讨论、技术变革、消费者关注?AutoLab于11月召集编辑团队,从技术、行业、消费者等方面进行解读,为大家还原一个真实完整的‘自燃2020’。
弯道超车是不可能的。现在电动车的各种自燃甚至爆炸(看似爆炸,其实自燃才是本质)的情况要普遍得多。到底为什么电动车会自燃?真的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所以没有不自燃的电动车’吗?
图片来自网络
前面是特斯拉、威来、小鹏,后面是魏玛汽车。
一般来说,关于电池的这类事故都有一个官方名称——。
简单来说就是电池出故障(内因或外因),电池产生的热量比散热速度快很多,但是热量大量积累,没有及时释放。电池温度升高会导致系统升温破坏,系统变热后温度升高,反过来又会让系统变热,然后就没有了.
图片来自网络。大家都不禁纳闷,生活中到处都是锂电池,手机整天都在快速充电,但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这么说吧,电子产品中电池热失控的概率大概是万分之一,三星Note7这样的事件真的是万分之一。
但是为什么电动车会有那么多自燃事故呢?其实和手机用锂电池相比,动力电池是很不一样的。电动汽车的电池组需要上百甚至上千块电池(特斯拉18650),所以热失控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更何况电动车的电池如果失控,后果会很严重,因为这么多电池一起烧真的很可怕。
图片来自网络
电池热失控的真正原因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我告诉你,所有的原因基本上都是正确的。从现象上看,我们可以将热失控大致分为四类:充电火灾、自燃火灾、水淹火灾和碰撞火灾。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电池的热失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是一个系统工程。
今天不想说太多,因为有一个领域大家可能不太关注,但可能是动力电池热失控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来回顾一下之前的魏玛自燃事件:10月27日晚,北京发生一起魏玛EX5自燃事件,有疑似爆炸迹象。据住在附近的一些网友在微博上说,‘我听到一声巨响,地震很明显,我以为发生了地震’。
魏玛官员后来召回了威玛2020辆电动汽车中的1282辆,这些汽车生产于2020年6月8日至9月23日,配备了电池型号为ZMP 3914895 A-75A的动力电池。
魏玛汽车在通知中提到:‘经过技术分析和反复验证,这起事件是由于电池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导致动力电池中锂分离异常。在极端情况下,它可能导致电池短路,导致电池失去对热量的控制,并产生火灾风险。可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由于制造质量导致电池热失控的案例。但我们不知道的是,要保证动力电池的制造质量,维持动力电池的一致性有多难。
宁德时报创始人兼董事长曾玉群今年8月在武汉汽车蓝皮书上发表演讲时提到了电池的安全问题。他坦率地说,‘可靠性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在制造业工作多年,一直在制造业工作。难点在于其低概率事件。
技术专家曾玉群解释说,很难控制动力电池制造中的低概率事件,因为
而且每个周期,电池组要做一千个周期,也就是一千万个。如果车厂卖一万辆,这个数字是一千亿。这么复杂的数字,真的很难保证每个电池都是一致的。
其实不止宁德时代,包括富能、蜂巢能源在内的技术专家在汽车蓝皮书论坛上也多次提到——电池的一致性。
一千英里的堤岸被蚂蚁压垮了。如果一辆车有1000块电池,那么其他999电池的质量再好,只要有质量问题,都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哪里?不可能在制造过程中单纯依靠人来达到绝对的可靠性,让电池长期万无一失的工作,所以智能制造技术非常重要。未来的动力电池生产线会像制造CPU一样自动化、高科技吗?这里顺便说一下,根据这个理论,一个动力电池组里的电池越多,就越难保证一致性,所以谁的电动车最大电池——一定是特斯拉。每辆特斯拉车集成了几千块18650的电池(也就是笔记本电池),但显然特斯拉电池不是最差的。
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为什么?因为特斯拉的18650电池,连淘宝都知道怎么宣传——一致性最好,每个电池都有坚固的金属外壳,防止意外发生。18650电池是市场上最成熟、使用最广泛的电池。
电池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在锂电池行业,有一句话经常被提起:‘作为一种能量载体,没有本质安全型的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