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发展了一百多年,从来不缺精彩的设计,但近几年已经很多了。
受疫情影响,国内几个通常一年内分布均匀的大型车展,都在今年七月、九月、十一月举行。这是几乎每个月一场大型车展的节奏。我确实看了很多新车,但同时也看到了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奇怪的车款设计,以至于每次看到这些设计的时候,我都忍不住会问设计师脑子进水了吗?
当然,这些清新美妙的设计,在最近的广州车展上,依然“活跃”在各个展台上,真的让我很不舒服!于是,我们决定整理一份“猎奇”清单,统计一下你在这次车展上能看到的精彩设计。评判标准不是审美,而是从功能性和实用性的角度。
总之这次单子上的设计都是增加了成本,用处不大。这份“猎奇”清单,可以作为未来展会的另类导购路线,但如果也可以作为人们买车的防雷指南,那就更有价值了。
我把这些绝妙的设计分成三类:——,影响安全,增加成本,影响体验。影响安全性和高HiPhi X
精彩之处:7扇门
原因:车顶的两扇门没有实际用途,改变了车身的安全结构,增加了故障点
凭借前所未有的“七门设计”,高河HiPhi X在9月底举行的北京车展上赢得了足够的关注。徐有一个有钱人,他当时对摊位上的七扇凸起的门感到"惊讶"。据说在汽车上市前当场收到了500多份订单。
让我们先数哪七扇门。——四扇门两个车顶门一个尾门。
但如果要我说,这七扇门的设计不仅没有给汽车设计带来任何领先的创新,反而给用户带来的体验可能是灾难性的。
首先是对开门的设计。这种开门方式第一次让人想起劳斯莱斯,也是高河汽车想要的效果。而官方也承认HiPhi X的设计理念是“超跑劳斯莱斯组合”。
这种设计本身没有问题,但最大的缺点是开门范围会比普通车大很多,所以对停车位的要求更高。HiPhi X的四个车门虽然可以任意调节,但是根据我的实际经验,如果车门只开一点点,下车可能没有常规车门设计那么方便,体验真的是无味。
不过要说我最想吐槽的,也算屋顶上的两扇门。官方在介绍他们的用法时,设计了一些场景,比如打开车顶门下车不撞头,比如当礼宾车,比如车里看星星等等。
然而,车顶是车身结构中负责承载和抗压的主要部分,国内外的车辆安全性试验都有专门针对车顶强度的滚动试验。
美国NHTSA设立“侧翻试验”测试车辆车顶强度,HiPhi X的车顶门位置正是本次测试的重点考核部分。所以传统的车企会尽量加强这部分的结构刚度,在这里使用强度最高的钢材,以保证在发生事故时能为车内乘员保留足够的生活空间。
而HiPhi X的设计,两个车顶门,只是将中间连接ABC三大支柱的车顶结构拆分,不仅完全破坏了车身结构,影响了车身的刚性,而且因为这两个电动车车顶门的存在,增加了电子元器件的数量,无疑大大增加了车辆的故障点。——特斯拉X型鸥翼门频繁被投诉各种故障,各种泄漏,是前车之鉴。
对于极少数使用场景,会再用两个车顶门来增加噱头,但会严重损害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个绝妙的设计应该抵制!
威来ES8
精彩点:女王海
副驾驶上的“女王座”一直是威来ES8的一大卖点,因为它能提供极大的舒适骑行享受。然而,这种设计背后有很大的安全风险。
因为座椅放下平躺时,人与固定在B柱上的安全带是分开的,同时又远离副驾驶的气囊,显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威来靠“女王座”打造奢华感,可以理解。但是你关注一下就会发现,真正的奢侈品牌很少会对副驾大做文章,大多只是在副驾后面加脚架,或者副驾可以折叠成脚架,而真正的“老板座”——或者最舒服的座位——一般都是副驾后面的位置。再者,“老板座”的设计也会充分考虑安全性,从而保证安全带可以将乘坐者限制在座位上。
那么,“女王的座位”是为女王设计的还是为敌人设计的呢?设计师,请出来走两步。增加成本小鹏G3
精彩点:屋顶360度摄像头
原因:添加故障点,其作用并非不可替代
虽然小鹏P7最近更受欢迎,但毫无疑问,小鹏G3仍然是他们家销量最高的车型,在本届广交会上是不可或缺的。不过说实话,在所有奇怪的新动力产品中,小鹏G3的设计并不太令人惊讶。
但对于新动力来说,这款车型没有“记忆点”,四舍五入等于没有玩法,所以小鹏也“聪明”,在车顶安装了“360度车顶摄像头”。
当摄像头组件升起时,可以360度拍摄车外情况,不仅可以作为停车时的全景图像,还可以拍摄平日的路况和风景。
听起来很实用,但是我觉得360度全景图像功能已经不是创新功能了,现在很多车型都配备了;至于拍摄交通状况和风景,是有害的!这些难道不能用行车记录仪和摄像头来代替吗?拍摄效果更好。
现在一些常规的360度全景图像已经足够好了,小鹏G3的屋顶摄像头也没有带来什么突破性的功能提升。
所以这个功能既不是新技术,也不是不可替代的。而且如果在屋顶开一个洞安装摄像头,再加更多的电子元件,如果工艺和质量标准跟不上,就会有漏水和增加故障点的风险。我们真的没有必要为自己寻找这种辛酸。
理想一
精彩点:中控四大屏
原因:增加成本和失效点,盲目取消物理键
特斯拉开创的“大屏”潮流,在国内已经被一批新势力翘首以待,大屏的使用更是雪上加霜。理想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在理想ONE上,你可以看到整个中控区域被四个大尺寸的LCD屏幕覆盖,从左到右分别是12.3英寸的数字仪表屏幕、16.2英寸的中控屏幕、10.1英寸的功能控制屏幕和12.3英寸的副驾娱乐屏幕。威来突然黑屏停机的经历让我有所感悟,对理想也很谨慎。据说理想ONE的四大屏也配备了不同的操作系统,分别是Linux和Android,只是为了防止某个故障造成集体停机。
如果两个系统都无法避免停机的风险,还不如老老实实弄几个物理按键,简单省心。
然而,避免“集体停机”并不能消除用户的担忧。所有的物理按键都集成到这四个屏幕中,即使任何一个屏幕掉了,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功能失效,从而极大的影响了车主对——的使用。用户想要的不是“不集体停机”,而是“不停机”!
天极ME7
与HiPhi X相比,一些传统汽车公司在减少a柱盲区方面的设计更有意义。比如本田新一代飞度在a柱上加了三角窗。比如丰田的TNGA车型会采用宽顶窄底的设计,减少视线盲区。这种设计既保留了车身原有的安全结构,又减少了盲区。
一汽奔腾T77
精彩点:3D全景投影
原因:实际用处不大,容易分散司机的注意力
一汽奔腾T77在中控台中央配备3D全息投影功能,以小姐姐的动画形象成功出圈。但这个功能在车辆加电时会上升,不能下降,会遮挡视野,容易分散驾驶员注意力,影响行车安全。
类似的功能还有威来的NOMI,貌似给车主配备了智能助手,但实际使用并不是很大,也是增加成本和故障点影响安全的设计!
在艺术设计领域,一幅抽象画即使丑,只要一个人说好看,它就会实现它的价值。
汽车设计属于工业设计,工业设计的目的是体现设计的功能性。因此,汽车的设计不仅要注重美感,还要服务于功能。如果一款车的设计不能解决一些问题,不能实现任何真正的体验提升,也增加了购车成本,甚至带来安全隐患,那么无疑是一款失败的设计。
汽车外观设计追求流线型,既好看,又能减少风阻。这种设计本质上是面向功能的。
以后选车的时候,不要在这些穿着智能外套的“花草”面前轻易失去理智。多问问自己:
这些设计会有安全隐患吗?
这些功能会不会花费我更多?
真的可以经常用吗?
它们真的不能被其他东西代替吗?
这样你或许可以在汽车设计和智能配置上踩很多坑,车的体验会更好。
文|鹿由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