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未来五年最确定的超级出路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新能源汽车。
在国内市场和欧洲政策的双轮驱动下,预计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将超过500万辆,全球将超过1500万辆,对应的渗透率约为16%,相当于目前空间的4-5倍,复合年增长率超过30%。
尽管制造电池的汽车制造商威来、比亚迪、宁德时代和制造隔膜的恩杰股份今年都大幅增长。
但只要电动车赛道的风继续吹,新的王者就会出现。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富能科技的想法。一、软电池的潜在王者
电动汽车最大的成本是电池,占40%左右,在产业链中占据核心地位。
著名的宁德时代是电池领域的绝对领导者,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市值近6000亿元,将秒杀一批电动车厂商。
这就是“卖铲子”的好处。不管你的理想是谁赢谁输,只要电动车大盘快速成长,一定要用电池,逃不出宁德时代的手掌心。
据民生证券预计,到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的装机容量将从目前的200千兆瓦时达到900千兆瓦时左右。
这块蛋糕太大了,海外和国内的竞争对手都在盯着它。富能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动力电池分为三种:圆柱形电池、方形电池和软包电池。
宁德时代主要做方形电池,目前主流。富能科技选择了软包电池,在国内是比较边缘的路线。
软包装电池之所以没能成为主流,是因为它虽然具有安全性高(不易爆炸)、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由于外包装较薄,需要在包装环节增加金属保护层,防止刺破,使得成组效率低,成本增加。
为了降低成本,特斯拉开始更换三元磷酸铁锂电池,更不用说软包了。因此,软包装在中国的普及率只有8.8%。
而欧美汽车厂商对柔性电池情有独钟。目前,柔性电池的海外渗透率高达33%。
LGC、斯基、AESC等。全球软包动力电池公司已经为大众、奥迪、日产、现代起亚、通用、雷诺等汽车公司部署了多种主流车型。其中,日产聆风车型使用软包动力电池。2010年12月至2020年初,该车型总销量已超过45万辆,成为全球首辆总销量超过40万辆的纯电动新能源汽车。
那么,国产软包电池的普及率总是那么低,也就没什么道理了。当然,这不能基于感性的推测。
其实从数据上看,随着技术的进步,软包电池的组效率在提高,与方形电池的成本差距在缩小。这为提高渗透率奠定了基础。
富能科技专业生产三元软包装动力电池的电池、模块和电池组。
从2019年的数据来看,动力电池业务收入为23.14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4.45%;毛利5.26亿元,占总毛利的91.35%。
在软包装动力电池领域,该公司的产品出货量和装机容量在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三和全国第一。
软包装电池的普及率一旦提高,无疑会把富能科技吹上天。现在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着风来。第二,抱紧戴姆勒的大腿
东风没等它,靠技术赢了。
目前,公司已成功支持BAIC新能源、广汽新能源、长城汽车、一汽、江铃、吉果志军等多家汽车公司。
最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1月,它获得了戴姆勒的超级大订单——2021-2027,富能将为戴姆勒提供140GWh的动力电池!另外,在s上市的时候
2019年,富能科技的出货量为2.29GW,21年以来,平均每年向戴姆勒供应20GW,几乎翻了一番。
根据戴姆勒集团的长期电气化战略目标和目前的交付进度,我们可以大致了解订单下达的节奏:
1)样品交付在20年后开始;
2)21Q2正式SOP(具备量产条件)
3)22年装运10千兆瓦时
4) 20-30GWh,23年装运。
5)2025年左右,奔驰纯电动汽车销量将占总销量的15-25%。
回顾宁德时代的发展,除了重视R&D,利用政策之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抱大腿。
2011年底,随着宝马与宁德的合作,宁德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从此一蹶不振。
所以,抱紧戴姆勒的大腿是富能未来的重要一点。
简单总结一下:未来一年,提高富能科技市场份额的关键在于国产车型的销售,尤其是广汽Aion未来两年及以后,关键是奔驰电动车销量大。第三,产能正在迅速释放
有了订单,我们需要足够的生产能力来有效地实现绩效增长。
2018年公司增资64亿元,2020年IPO募资34亿元。手握数百亿资金,未来两年将迎来扩容高峰。
富能科技现有的软包装功率容量为13GWh,其中赣州5GWh,镇江8GWh,有效容量约5GWh。
2021年有效产能10-13GWh(镇江一期5-6Gwh,镇江二期1-2Gwh)。
名义容量方面,富能科技2022年名义容量可达24GWh,比2020年8GWh高出3倍。
不能光有产能,要用。
随着产能的扩大,2020年富能产能利用率较2017-2019年明显下降。
主要是上半年疫情和客户结构调整的原因。2019年第一客户长城集团收入贡献20H1为0,公司出货量下降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
从2020年第三季度开始,随着下游客户生产调度的恢复,他们在广汽的份额增加,两轮车客户量大,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开始回升。
从5%到30%,当然和以前相比还是太低了。
问题来了:奔驰的产能集中在2022-2030年,那么2021-2022年增加的5-8GWh的有效产能能否得到有效利用?据Q3称,富能20 -21年产能利用率的提高主要依靠国产车公司,如广汽、长城、江铃等。
1)据调查,广汽明年的销售指标将从10-12万辆调整到15万辆,电池模块需求为10-12.5GWh,公司在广汽Aion V中的份额为60%-65%。
2)2020年8月26日,公司宣布获得东风汽车定点通知,预计未来7年电池需求量为5GWh。
3)2020年9月19日,与江铃集团和郭志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5年前为江铃集团提供约6.75GWh动力电池,2023年底前为郭志军提供约4.5GWh动力电池。
4)2020年10月28日与华晨新日新能源签订定点协议,从2020年底开始,五年期约4.5GWh。
如果不考虑未来的其他增量,仔细估计2021年富能的出货量可能在5-6GWh左右。产能利用率50%左右。
虽然暂时还是偏低,但是如果有新订单或者戴姆勒装机超过预期,可能会有更大的改善。
……
分析了基本面,最后说了一下富能的股价表现。
客观来说,富能科技的走势明显不如宁德和恩杰。最近随着板块的调整,走势较弱。
主要原因是:
1)市场担心柔性电池市场份额下降。在2020年的前五个月,中国的软包装动力电池的累计市场份额低至4.3%,而并购
不过,对富能科技中长期持乐观态度的理由已经在上面给出了:
1)材料涨价是中短期影响,2021年后公司产能利用率的提高可以降低固定成本;
2)随着与下游车企合作的加快,富能科技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增加;
3)随着收入规模的增加,以及前两项带来的产能利用率的提高,业绩可以看到一个拐点。
接下来富能科技的关键是看订单多不多,才能支撑21年的业绩。22年后,可能是辉煌的一年。
最后声明本人不持有富能科技股份,不是股东。本文内容仅作为公司的根本沟通,不构成购买建议。请酌情参考。
(此处添加了圈卡,请在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投资私募杂志,解读最新消息,分析板块投资逻辑,提示机会提醒风险,欢迎加入私募杂志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