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汽车公司距离成为科技公司还有多远?

不得不说,2020年真的是很特别的一年,黑天鹅频繁飞翔,灰犀牛频繁出现,整个世界变得躁动不安。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中,汽车企业也面临着转型和转型的历史节点。

去哪里转型?

随着汽车与科技产品的进一步融合,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正在逐渐到来。汽车企业之间的核心竞争力不再是基于硬件的制造能力,而是以软件为代表的技术研发能力。因此,“从传统汽车公司转型为科技旅游公司”成为近年来汽车界最流行的说法。

远至通用、福特、大众、宝马、戴姆勒等汽车巨头,远至自主品牌长城、长安、吉利等。都提出要转型为科技公司。为此,他们不遗余力,不惜一切代价做了很多努力,但遗憾的是,直到现在,至少在外界印象中,他们仍被视为“传统汽车制造企业”。

毕竟大象是极难转身的。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巨额的资金,还要收购顶尖的科技公司,召集科技人员,成立新的部门……甚至还要面对自己体制带来的障碍。比如在转型的路上,集团CEO Diss被裁掉,甚至Diss还要面临不续约的风险;而去年,通用因为转型而罢工,导致近20亿美元的损失。

其实外界担心的是车企能不能找到出路,而不是踩在出路上。就在广州车展前,笔者采访的一位汽车公司高管坦言,对于科技公司应该如何做事,他不是很清楚。

即便如此,汽车公司并没有妥协,也没有改变转型的决心。而且,汽车界有一个越来越明确的共识:能否转型为科技公司,将决定未来是否有资格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特斯拉在市场上的胜利就是最好的证明,也成为了汽车公司转型科技公司的目标。毕竟特斯拉是汽车圈唯一可以称得上科技公司的公司。并不是说其市值、股价、马斯克高调,而是背后的R&D流程、组织架构、人事管理与目前其他汽车公司完全不同。当然,在产品和技术上,确实有一个汽车公司暂时没有达到的高度。

这样一个小公司可以对整个汽车行业造成破坏性影响。因为被称为“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在“新四化”浪潮下没有发言权。按照以往的发展规律,转型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自主创新,是针对已经在市场上很久的企业;另一种是没有任何背景的重新开始,也就是现在正在兴起的号称“中国特斯拉”的新型造车势力。

这里要说一下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公司的区别。互联网公司的本质是垄断。比如铺天盖地的网购节目挤压了菜商的生存空间,网购的出现抢了实体店的生意。科技公司是创造性的、建设性的、面向用户的和分散的企业。

目前车企做的转型动作都是把车联网、电气化,还是基于车企的传统框架。企业并没有抛弃传统框架。无论他们找的是多么专业的技术人员,投入更多的资金,收购顶尖的科技公司,即使目前转型似乎有了一些迹象,但未来的障碍会更大。

毫无疑问,在未来,汽车公司的地位最终将取决于谁能在科技上彻底转型。在这个你唱我演的时代,各行各业的玩家络绎不绝,各有各的定位、角色、戏份。泛滥,如何彻底、快速、正确地改造科技企业成为通用电气通关的关键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