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十年前,大众最美。十年后,CC还是不是内心的味道

正文|薛亚夫

在一次久违的约会后,我认识了十年。"

我不可能猜到的。原来是新CC发布会的开场白。一汽大众出人意料的打出了感性牌。

整个发布会以感性文艺的微电影形式讲解了大众CC在中国的十年转型,直到最后给出24.99-29.99万人民币的价格,我才开始明白一汽大众的意图。

让我猝不及防,感觉满分。

新车和老款相比,价格差的差不多。主要是围绕细节,配置做升级,大空间能阐述的地方不多。更重要的是,这是我对它的‘主观’看法:

在实景片中,出现了大量前代CC车型的镜头,非常眼熟。现在还清楚的记得,十年前上一代CC出现的时候,那种惊艳还回荡在我的记忆里。在那个设计僵化的年代,上一代CC的出现仿佛打破了千万条定律,重塑了coupe的美感,“最美的大众”的称号由此而来。

上一代CC是向大众开放年轻市场的重要贡献者,但现金和信贷账簿似乎无法与前辈相比。平心而论,如果不是在今年广州车展的大众展台上看到了新款CC猎车,恐怕大家都差点忘了主流轿跑市场上还有一款CC。

少关注,说到底就是价格。

今天和过去不一样,价格肯定是最重要的因素。

毕竟和上一代作品不一样。近年来,中国大量奢侈品牌被深度培育,没有说价格就是等级。终端价格25-30万,凯迪拉克CT5和CT4,捷豹XEL,林肯MKZ,讴歌TLX-L,甚至沃尔沃S90等。可以同时购买。

所以这种小众车往往会把价格导致的配置和配送不合理放大。

为了获得完整的CC体验,你需要一个大功率版本。甚至到了大功率车型,这一代CC遵循的东西太多了:高级感、奢华感、年轻感、科技感,这些都是大众想插在这个门面招牌上的。

说白了,大众CC确实好开,但是‘好开’和‘愿意开’是标准的两个维度。作为一个跑车,CC还不如更‘绿茶’,而不是做一个乖巧的邻家女孩。

当然,内饰也是。它有理由得到一个新的更浪漫的内饰,更符合原来的定位。

以上只是大众表面现象的一部分。一旦抛开现象看本质,再看一汽大众对CC的销售方式,就会发现异常激烈。

以广州4S店为例,该模式平均可实现3-4万元的优惠幅度。如果能满足保险、贷款分期、精品的要求,优惠力度可能更大,实际成交价格可以进一步挖掘。

对于厂商来说,涨价总是比降价难很多。一旦官方指导价降低,以后要操作的销售方式就会受到限制,大众不轻易下调也是合理的。

但是对于新车型来说,为了促进销售,有后期优惠肯定是不够的,很难吸引顾客进店看车。新车的升级主要是为了弥补现金的不足,尤其是配置的升级部分。新车将提供大众最新的MIB3信息娱乐系统,支持无线AppleCarPlay和AndroidAuto,可视为现金基础上的补充。智能技术的补充,可以算是新车型最大的诚意在‘不涨价不增量’。L2级全方位驾驶辅助系统可实现0-160公里/小时的全速度覆盖

专家支持语音唤醒、在线音乐、在线支付和团体旅行等一系列智能服务。还配有HUD平视实时信息显示系统和10.3英寸Activeinfo.display数字液晶显示器。在安全配置方面,自动紧急制动、盲点监测、交通标志

其实在书价没有大变化的前提下,完善功能配置是大众的诚意之一。诚意最大的亮点是狩猎版的推出,进一步拓展了家族产品线。

新CC猎车作为国内第一款猎车,填补了国内猎车领域的空白。

它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多元化的国内汽车市场,对于热爱德国旅行车的玩家来说,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不过大众还是有所保留。相比国外版本的ShootingBrake,这次推出的狩猎车跨界套件更多,离地间隙也更高。不难理解,大众也希望进一步吸纳潜在买家,为CC目前的销量打一个鸡血。

从升级的诚意来说,我觉得大众做的不错,剩下的只能留给市场去检验了。

在这一点上,扩展了两个问题:

1.年轻人会买吗?

年轻人虽然是消费的主流,但大部分还是受家庭影响比较大,实用主义还是正好需要。说到用信用卡支付订单,年轻人实际上比任何人都更保守。

所以CC会更适合那些消费升级了,第二次买车的客户,比如高尔夫,速腾,他们不愿意放弃德国品质,也不想用的太老套。加钱更换CC是最好的办法。

二、CC为一汽大众承担什么角色?可玩性方面,我觉得这一代CC的风格没有迈腾GTE好玩。既然是定位在轿跑车里,就远远不够好看。这类买家肯定是希望自己的车在底盘动态上能有更多的场景,或者是渴望更有趣的驾驶享受。

今年11月开了最新款的数码高尔夫,逐渐意识到大众未来换新车的思路是——高级。

对于年轻化的变化,大众的思维并不是一味的顺势而为。大众愿意改变是真的,但它的核心改变不是表面的改变。从今年SUV阵容的不断细化可以知道(探歌和探影已经尽力讨好年轻人,而且价格便宜),高尔夫被赋予了数字化的变革,大众试图将其庞大的制造系统变得紧凑、年轻、智能。这个逻辑会有点像今天的丰田。

毕竟像这样的品牌,基数更大,只要产品不太偏离原集团客户的预期价值,销量也不会差。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许大众CC的项目是不亏不赚的成功。

毕竟,它最初的使命是给一汽大众品牌转型和深化复兴的基调。有了CC,一汽大众以后可以把这个概念降低到其他车型。

除此之外,基于B级车平台开发的Coupe车型在同级别中独树一帜,排名第一(销量由迈腾覆盖)。

无论如何,德国粉值得欢呼。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