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2020年11月窄轨乘用车市场零售量为208.1万辆,同比增长8.0%;2020年前11个月,窄轨乘用车累计零售量1700.2万辆,同比下降8.3%。
根据总工会公布的厂商零售额排名,今年11月份入围的汽车厂商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变化。从榜单上看,上汽通用、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均实现强劲增长,上汽大众继续两位数下滑。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汽车11月份也经历了下滑。
前两家车企依然是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但我们可以看到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销售差距正在拉大。数据显示,一汽大众11月份零售额为22.3万辆,同比增长7.9%;上汽大众再次出现两位数下滑,11月份零售额同比下滑23.4%,至15.1万辆,这是上汽大众连续第11年同比下滑,也是榜单上最大的汽车公司。
随着市场进入持续增长的快车道,处于车企龙头的上汽大众明显止步不前,与整体市场形成了很大反差。至于上汽大众销量为何持续下滑,其实之前的文章已经充分分析过了,涉及的原因很多,但重要的原因是上汽大众产品口碑下降,新产品和重新设计的产品竞争力不强。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由于半导体芯片短缺,南北大众都在月初进入停产状态。针对这一消息,大众中国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一些电子元件的芯片供应受到影响。公司在邮件回复问题时表示,此问题可能会导致汽车生产中断的风险,客户发货至今未受影响。也就是说,半导体芯片的短缺可能会影响生产,但短期内不会对终端交货造成很大障碍。
上汽通用仍排在第三位,11月份窄版乘用车零售额达到14.5万辆,同比增长13.2%。从数据来看,上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差距正在缩小。如果上汽大众无法改善销量持续下滑的局面,也不排除后期被SAIC通用超越的可能。官方数据显示,别克品牌11月份销量11.03万辆,同比增长54.6%;奢侈品牌凯迪拉克11月份售出2.43万辆,同比增长45%。
别克和雪佛兰品牌主流车型配备四缸机后销量大幅增长,部分三缸车型销量依然低迷。国内消费者对三缸机的接受度不高,导致三缸机销量持续下滑。但即使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上汽通用也不打算放弃三缸机,而是采取三缸机和四缸机协调发展。至于豪华品牌凯迪拉克,最近几个月销量也大幅增长,这主要是由于终端市场“量价”销售策略的结果,这是该品牌销量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看自主汽车品牌,除了吉利汽车,长城、长安、上汽通用五菱都实现了增长。
具体来说,吉利汽车仍然是自己品牌的头车企业。狭义乘用车销量方面,11月吉利零售额13.9万辆,同比小幅下降0.9%。在最后的冲刺过程中,吉利汽车的没落真的让人大跌眼镜。官方数据显示,吉利汽车1-11月累计销量为116.6万辆,完成全年132万辆销售目标的88%,这意味着吉利上个月需要销售15.4万辆。但是吉利今年以来并没有取得很高的销售业绩,所以实现销售目标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当然,12月是传统的冬季销售期,星睿的销售不r
11月长城汽车零售额11.6万辆,同比增长24.3%。根据官方数据,本月哈弗H6和哈弗F7的销量分别为55001和12087,11月哈弗大狗和欧拉黑猫的销量分别为8555和9463。在加速产品投放的同时,长城汽车也将带来销量的增长。据了解,哈弗的初恋将于本月上市。
长安汽车也表现出色,11月份零售额11万辆,同比增长36.8%,增幅位居十大汽车企业之首。目前长安汽车的乘用车板块有长安和长安欧尚两个品牌。主要销量来自长安品牌。11月长安CS75系列销量32759辆,长安一栋11月销量21148辆,CS55系列和CS35系列分别销量14295辆和10578辆,UNI-T 11月销量10016辆。上汽通用五菱旗下拥有五菱、宝骏、新宝骏三个品牌。11月份窄版乘用车零售量增长18.5%,达到10万辆。五菱洪光和洪光MINI的持续销售是其销售增长的主要来源。五菱洪光MINI月份销量37070辆,五菱凯捷最新销量也达到7049辆。
最后三个座位都是日本品牌,东风日产11月销量13.6万辆,同比增长8.2%。东风日产和销量增长的来源仍然是Sylphy、天籁、Hacker和琦君,其中Sylphy 11月销量65098辆,天籁13643辆,琦君和Hacker分别销量17932辆和17263辆。
本田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分别排名第九和第十,11月份的零售额分别为8.6万和8.5万,其中雅阁、思域和CR-V车型的销量均超过2万辆。最新消息,东风本田LIFE将于12月15日上市,是广汽本田飞度的姊妹车型。
10月份跌出前十后,丰田的两家合资企业未能再次进入榜单。官方数据显示,广汽丰田销量为7.74万辆,凯美瑞、雷凌、汉兰达和汉兰达销量继续保持良好,一汽丰田11月销量为8.3万辆,同比增长18%。
12月,我国进入乘用车市场冬季销售期,大部分汽车推广费政策到期,12月将推动汽车市场。此外,年底的冲动和营销活动也将促进汽车销售。预计12月份销量逐月增长,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国家和地方政府提出了新一轮促进消费的政策,如扩大汽车消费,鼓励汽车在农村报废更新,这需要一段时间来实施和释放,未来汽车市场将逐步得到提振。
汽车行业关注热门汽车新媒体
每天分享有价值的汽车新闻
汽车人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