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大众突然停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芯片停产让大众成为第二个华为

芯片作为半导体工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可以说芯片是半导体行业最关键的一环,而正是国内芯片领域关键技术的缺乏,也导致华为受制于芯片制造相关技术的缺乏,导致手机业务陷入困境。

当然,禁止华为芯片只是中国半导体领域的一个缩影。在各行各业,芯片是核心存在。手机行业只是芯片的载体,所以大家平时都关注手机芯片。其实各行各业都有筹码。包括电脑电视和汽车行业。尤其是5G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各种产品都需要芯片。

近日有消息称,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因芯片供应中断,从本月初开始停产,具体复工时间尚未确定。目前还不清楚SAIC和一汽缺哪个芯片,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有迹可循。

核心的缺失已经从手机行业蔓延到汽车行业。很多人不明白是什么同时导致了两家公司的芯片危机。芯片停产会导致这些企业成为第二个华为吗?首先,芯片供应中断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一是上游直接芯片供应商st公司员工罢工,损害了SAIC和一汽的芯片供应链。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汽车行业还需要芯片。事实上,就像飞机一样,汽车行业已经使用了电子控制系统,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和电子稳定程序系统,这些都需要相关的芯片。然而,由于这些系统的不可逆转变,一旦芯片缺失,汽车行业将陷入瓶颈。

ST公司是欧洲汽车半导体的芯片供应商,在汽车主控领域占有非常高的市场份额,其中ST公司是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最重要的主控系统的芯片来源。在法国,11月的工人罢工导致ST公司产能不足,对下游汽车经销商影响很大。

二是日本朝日Kasei半导体公司发生火灾,直接导致汽车芯片短缺,价格暴涨。10月20日,日本朝日Kasei半导体有限公司发生火灾,核心晶圆基本丢失。最重要的是它的晶振占了汽车行业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大火导致其芯片业务在一年多时间内恢复供货,严重损坏了车载娱乐系统的芯片。

第三,汽车产业链中的芯片严重依赖外部供应链,自给率不足10%,抗风险能力差。

虽然中国是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但许多核心零部件基本上都是进口的,这也导致了我国汽车行业抗风险能力差。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芯片供应商只对汽车厂的一级供应商负责,一级供应商直接对汽车发动机厂负责,也就是说上游芯片被切断或者汽车发动机厂无法交付相应的汽车控制器,导致下游汽车生产链无法形成封闭系统。

在汽车行业,对芯片的需求不像手机行业,而是上亿美元。虽然比较小,但对于现代汽车行业来说确实是必须的。因此,华为事件和一汽SAIC事件都告诉我们,国内芯片制造迫在眉睫,相关行业的芯片制造技术提升必须提上日程。

其次,芯片停产会让SAIC和一汽成为第二个华为吗?

据我们所知,这次切片不是故意的,也就是说和华为芯片事件不一样。华为的芯片时间是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一个打击,企图干扰华为的芯片产业,一举击败华为的5G。

然而,SAIC和一汽的关闭是由于上游芯片供应链的各种事故,导致芯片供应紧张。而且,在全球汽车芯片制造商中,美国并不是唯一的一个。事实上,很多汽车芯片供应商都来自日本和欧洲,这些公司拥有独立的核心技术,不受美国控制。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SAIC大众和一汽大众的芯片停产危机只是暂时的,不会遇到华为事件那样的类似经历。

但两者的本质原因很相似,就是中国在半导体领域没有形成自己的产业链,包括芯片设计和芯片制造缺乏自主技术,一旦外部供应链受损,我们也无法幸免。说白了,我们的半导体还是受制于人,没有自己的闭环产业链。虽然目前不会出现类似华为事件,但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掌握自己手中的核心技术。

SAIC和一汽的停产不会持续很久,但也是对国产车未来的警钟。我们必须加快相关行业的本地化,这样我们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脉,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