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想利用德国体系的背书,扭转弱势占便宜的趋势。
12月8日,JAC发布了生产和销售数据公告。数据显示,11月份JAC汽车销量为41140辆,同比增长23.67%。据了解,江淮汽车在其2019年财务报告中披露,其计划年产销目标为45-50万辆,同比增长6.83%-17.8%。根据今年11月1日累计销量41.67万辆,同比增长7.74%,预计实现全年销售目标。
尽管11月份乘用车同比增长50%,江淮汽车仍难以扭转“业务强业务弱”的局面。据悉,江淮汽车11月商用车销量占总销量的66%。而江淮汽车在政府补贴累计近9亿元的情况下勉强盈利,也与这个市场情况有关。
但江淮汽车也在努力以大众的代言打破这一尴尬局面,在乘用车市场站稳脚跟。5月29日,安徽省国资委、大众中国投资、姜奇控股签署《关于向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增资之意向书》。根据意向书,大众中国投资将持有姜奇控股50%的股权,并成为姜奇控股的股东,而安徽SASAC持有50%的股权,仍控制姜奇控股。
7月21日,JAC汽车向JAC大众增资12.85亿元人民币,持有合资公司25%的股权。大众中国向江淮大众投资52.17亿元,持有合资公司75%的股权。认购完成后,JAC大众的注册资本总额从2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73.56亿元人民币。今年12月2日,江淮大众有限公司更名为“大众(安徽)有限公司”。这意味着JAC已经失去了对JAC大众的管理权。
业内普遍认为,对于江淮来说,大众安徽只能从股东那里领取红利。但江淮在失去安徽民众话语权后,也赢得了德国民众的支持。今年下半年以来,江淮汽车加快向乘用车领域转型,在制造方面向大众靠拢。据了解,JAC第一乘用车厂也按照大众集团的标准进行了改造,将按照大众(安徽)未来的合资车型进行生产。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安进表示:“我们将以完成长征第一步的心态参与整个合作过程,坚持创新和开放的合作与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大众的交流与学习,加快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吸收大众优秀的造车经验,不断提高R&D和制造能力。”
此外,在北京车展上,JAC发布了与大众(安徽)标准相同的乘用车品牌思豪。与此同时,第一款思豪X8正式发布。江淮汽车发布思豪品牌标识的初衷是为了强化江淮乘用车的产品。安进曾说:“江淮起步于商用车,所以在大家的固有认知中,‘JAC’代表商用车,我们希望用思豪的品牌标识来强化江淮乘用车的产品。”
根据江淮规划,思豪乘用车品牌将覆盖燃油车和纯电动车两大市场,推出一批新车型和改装车型,包括入门级紧凑型SUV X5、a级SUV S811、纯电动a级SUV X811、a级SUV、全新中级车和改装现有重点新产品。
此外,JAC还利用自主汽车品牌锐锋实现细分市场覆盖。在今年的广交会上,JAC宣布锐锋正式成为其自主汽车品牌,同时发布了全新的自主品牌LOGO——“Refine”。JAC锐锋还从现有的车型矩阵中衍生出了M和L两个系列车型,这也意味着JAC对商用车的重新关注。
数据显示,锐锋10月份仅售出3095辆
江淮汽车凭借自主品牌锐锋开发商用车细分市场,凭借德系背书开发弱势乘用车品牌。但众所周知,品牌独立后,公司必然需要增加各方面的成本投入。江淮能否通过自主锐锋品牌覆盖商用车细分市场,还需要市场来检验。在乘用车方面,业内也普遍认为,如果江淮过于依赖大众,其自主研发能力势必越来越弱,如何做好平衡将是不得不面对的一大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