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汽车电气化势不可挡。汽车企业的技术路线如何兼顾现在和未来?

美国东部时间12月7日,特斯拉股价上涨逾7%,至641.76美元/股。总市值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达到6083亿美元(约合3.9万亿人民币),市值每天增长404亿美元。同期丰田市值1931亿美元,仅为特斯拉市值的三分之一。12月8日,特斯拉股价上涨8.12美元,收于649.88美元/股。

无论特斯拉的股价泡沫有多大,全球汽车行业的电气化趋势都是不可阻挡的。但从目前的汽车拥有量和大多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来看,电动汽车暂时无法替代燃油汽车,燃油汽车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存在。

面对这种情况,汽车公司应该如何选择技术路线,兼顾现在和未来?不同的汽车公司有不同的策略。造车的新力量集中在纯赛道上;一些传统汽车公司已经全面转向电气化,而另一些公司也希望兼顾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哪种策略可以抓住未来而不失去现在?

制造汽车的新力量: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的融合更具颠覆性

专门跟踪电动汽车全球销量的研究机构EV Sales Blog的数据显示,特斯拉Model 3是10月份全球销量最好的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造车的三股新势力,即威来、小鹏、理想,正在迅速壮大,颇有“三英斗吕布”的画面感。

造车新势力一般选择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纯电动路线。虽然理想汽车开始选择增程电动路线,但也开始开发纯电动技术和产品。除了技术路线的趋同,汽车制造的新力量还有一个共同点:更具颠覆性的商业模式。

这种颠覆性的属性,让市场更倾向于把造车这种新生力量当成“科技公司”,而不是汽车公司。“科技公司”的技术创新是“领先的”,但短期内可能无法商业化,从而影响其价值。一旦其领先技术商业化并被市场认可,其价值将飙升。尤其是一家“科技公司”的技术如果处于商业化转型时期,其未来的市场潜力会逐渐明朗,资本市场的认可度会疯狂增加。

因为白手起家,没有历史包袱,造车的新势力就像一个外来物种,不受天敌限制,可以疯狂生长。虽然不成熟的地方很多,但是不断给用户带来新鲜感和兴奋感,很多年轻用户也愿意和他们一起成长。

传统汽车公司:强者折腕

老式的传统车企不是等闲之辈,无论是德系车、日系车还是韩系车,都已经开始了电气化改造。而且有些品牌的转型是非常果断的,比如一个壮汉的断腕转向电气化,比如中国消费者最熟悉的大众。

2018年10月,奥迪ag发布了投入巨资研发的MEB纯电动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规划了庞大的产销目标。到2025年,大众集团将在MEB平台上生产1000万辆电动汽车。到2030年,基于MEB平台的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1900万辆,从而推动集团到2050年实现全球市场碳中和的目标。

通用汽车于2020年3月发布最新一代BEV3纯电动平台,并宣布未来三年在电气化领域投资200亿元,三年内推出20款新的电气化产品。11月底,通用汽车表示,到2025年,将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的预算增加到270亿美元。

就连一直坚持不开发纯电动平台的宝马集团,最近也表示要开发纯电动平台。当内燃机的前领导人转向电气化时,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变得越来越活跃。

与大众的全电动改造相比

以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及其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东风日产为例。其技术路线涵盖VC-TURBO超级发动机、e-POWER、零排放日产纯电,被称为“日产动力天团”。

以上三种动力形式的概念完全不同,涵盖了当前和未来消费者对汽车不同动力形式的长期需求。

在传统动力方面,日产工程师经过20多年的努力研究,突破了可变压缩比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强劲动力与超低油耗在一台发动机上的完美结合。高压缩比使驾驶更经济、省油,在市区慢行更省油。低压缩比爆发强大动力,高速动力随叫随到,不用担心开得太“肉”。VC-TURBO超级发动机作为目前全球唯一量产的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已经搭载在第七代天籁上,未来还将搭载在更多日产车型上。

在纯电领域,日产阿里亚配备最新的零排放日产纯电技术,将于明年满足中国消费者。届时,消费者将能够体验到日产70多年纯电动技术积累的深厚功底。

特别是“日产动力天团”还推出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性、集成化动力——e-POWER。

与混合动力技术不同,e-POWER的驱动模式是独特的。它配有高效小排量燃油发动机,但不驱动车辆,只为电机发电。车辆还是纯电动车驾驶,驾驶体验和纯电动车完全一致。但e-POWER模式不受充电桩限制,没有里程焦虑,只要有加油站就行。

日产是目前唯一掌握了这三种完全不同的动力技术,同时推出量产产品的汽车公司。东风日产也以用户多元化的动力需求为出发点,推动日产动力集团的落地和持续演进,值得我们期待。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