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江淮大众:“觉醒”泸州

从“江淮大众”到“大众(安徽)”,仅从名字上看,大众正在稀释江淮的存在,合资公司的核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2月2日,JAC大众宣布公司正式更名为大众(安徽),大众中国将持股比例从50%改为75%,从而获得合资公司的领导权。此外,大众将正式持有JAC股东姜奇控股50%的股权,而姜奇控股持有JAC 25%的股权,相当于大众间接持有JAC 12.5%的股权。

不到一周后,大众(安徽)举行了揭牌仪式,宣布将投资200亿元在合肥新建一家产能为30万辆的工厂。其产品基于集团的MEB模块化电动驱动平台,第一款将于2023年投产。

回顾群众与江淮“在一起”的三年,似乎可以用一条双向主线串联起来:群众在国内获利,江淮求支援。但我没想到的是,两国之间的“奇怪伙伴”合作变化如此之快。

“江淮大众要黄了”这回是真的

大众与江淮合作之初,曾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2017年12月,大众和江淮各持股50%,成立了继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之后大众在中国的第三家合资工厂————江淮大众有限公司.

根据协议,JAC大众将在R&D合作,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和基于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

合作得到保证后,JAC大众的项目进展迅速。2018年4月,首款新车——思怡E20X推出,但新产品没有使用大众标志,也没有使用江淮标志,而是作为新品牌出现;2018年12月,江淮大众R&D中心奠基,公司在安徽合肥举行盛大开工仪式,计划2018年底前开工建设。

然而,这两个项目的进展速度相差甚远。作为JAC大众推出的第一款车,思豪E20X直到2019年9月才正式推出,据说是因为大众认为“成品技术质量过不去”。其次,JAC大众的R&D中心并没有按计划在2018年底开工,接下来的2019年也没有太大进展。江淮汽车发布的2019年财务报告显示,江淮大众的主要资产是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厂房等固定资产投资很少,说明当时江淮大众的合作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当时“江淮人要黄了”的声音此起彼伏,然后百姓们才真正表现出抛弃江淮的想法,机会来自于time。

根据原计划,JAC大众将在2021年推出座椅品牌,生产座椅纯电动汽车。但今年5月初,大众集团重新调整全球业务,宣布将从SEAT手中接管代号为“MEB入口”的电动车项目。大众集团表示:“西亚特的退出与西亚特延迟进入中国有一定关系,与江淮汽车的合作将不再有意义。”

这意味着江淮间接出局了。

股权换技术,“去江淮”没问题

当然不仅仅是site进军中国计划的失败,江淮大众的表现也是如此。

从市场表现来看,江淮大众最初推出的思豪品牌发展非常乏力,上市后的思豪E20X并不受到市场青睐。数据显示,思豪E20X上市4个月后累计销量仅为3875辆。2020年销量将直接进入低谷。1-10月,思豪E20X销量只有一辆。

同时,江淮依然处于连年亏损的困境。江淮发布的第三季度报告中,江淮总营收401亿元,同比增长7.7%,但利润下滑较快,净利润4200万元,同比下降65.18%。更严重的是,扣除的净利润是亏损9.1亿元

今年5月,大众中国与姜奇控股就江淮大众增资项目达成协议。大众中国将持有姜奇控股50%的股权,然后将其在江淮大众的持股比例提高至75%。合资公司正式更名为大众(安徽)。

在谈判桌上,你来我往是必然的,但面对曾经一步步“去江淮”,江淮并没有表现出排斥。从表面上看,大众已经获得了控制权,但从江淮的角度来看,这种合作不会亏本。

两年来,大众将德国VDA质量管理体系引入江淮,投资2亿元升级生产线。从江淮佳悦系列的佳悦A5到佳悦X7、X4等车型,无一例外都能看到“德国品质”的影子。而且提升技术和品牌也符合江淮最初的合资诉求。

此外,根据协议,大众集团还承诺授予江淮大众4~5款大众集团品牌产品。计划中的产品将基于其纯电动平台打造,大众集团也将优先向江淮大众推出B级车和C级车,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油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潜在的商用车。

再造一个“新江淮”,思豪已成历史。但大众(安徽)股权比例变动尘埃落定后,大众(安徽)将不再与江淮新能源团队合作,江淮汽车需要开始寻找退路。另一方面,对于大众集团来说,75%的占有率意味着绝对的话语权,其计划中的第一件事似乎就是重振产品和销售渠道,迅速抹去江淮的痕迹。

思豪品牌已被大众(安徽)退回江淮汽车。目前大众(安徽)没有待售产品,营销工作已正式进入停工状态,等待大众(安徽)新产品投产销售。据了解,在江淮大众股份比例变更前,原思豪新能源经销商被“辞退”,江淮与大众均付经销商建设运营费用。不出意外,大众(安徽)成立后会重建渠道。

如果所有计划都能达到预期,就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完全流行的“新江淮”。

根据大众集团发布的最新计划,将在中国汽车市场实现大规模电气化,到2025年实现15辆新能源汽车的国产化,并将电动汽车在集团产品组合中的比例提高到35%。其中,江淮大众,即现在的大众(安徽),计划到2025年再推出5款纯电动汽车,并建立和完善电动汽车工厂和R&D中心。

目前,大众集团在一汽和SAIC分别推出了基于MEB平台的ID.4 X和ID.4 CROZZ新车。也就是说,随着大众(安徽)的加入,三者将在中国形成三方对抗,大众(安徽)极有可能成为更“首选”的一家。

此外,“精心计算”的大众也支持国产电池解决方案。今年5月,加入郭萱高新,启动了电池生产环节的布局.

合肥,历史悠久的泸州涪城,也是新能源产业链的聚集地。对于大众(安徽),无论是“新江淮”的转型,还是话语权的争夺,熟知中国市场的大众都要以一种“花里胡哨”的方式牢牢抓住中国市场,已经被认可的乘用车束缚住、依靠大众的江淮,必须开始靠自己“生存”。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