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中国汽车产销连续八个月增长,11月出口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2月11日发布的最新产销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汽车产销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产销双双创新高,分别达到284.7万辆和2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5%和7.6%,同比分别增长9.6%和12.6%。迄今为止,中国汽车产销连续八个月呈现正增长,其中汽车销售增速连续七个月保持在10%以上。

今年1-11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237.2万辆和224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和2.9%;与前10个月相比,下降幅度分别缩小了1.6%和1.8%,全年累计销售下降幅度缩小到3%以下。

其中,11月份乘用车销量继续增长,对汽车市场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加大。SUV、跨型乘用车等车型均增长迅速;在卡车的带动下,商用车依然呈现高速增长,销量第八次刷新当月历史纪录。其中,重型和轻型卡车销量也创下当月新高;本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实现了大幅增长。当月历史记录年内第五次刷新,累计销售增速也由负转正;汽车出口市场也延续了9月以来的复苏趋势,本月出口量创下新高。

总体而言,今年前11个月,中国汽车工业生产和销售超过2200万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今年国内汽车市场销量有望达到2500万辆,同比下滑有望收窄至2%,好于预期。

谈到销量大幅增长的原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世华表示,今年11月,扩大内需战略和各项促进消费政策继续发挥作用,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取得显著成效。在这种背景下,汽车产销量继续同比增长,行业形势呈现稳步前进的趋势。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国内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和消费政策的推动,市场需求将继续复苏。但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不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很多。”陈世华说,随着全球疫情的蔓延在欧美等国家造成二次影响,将进一步减缓世界经济贸易复苏的进程,或者间接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

最近,“芯片短缺影响中国汽车生产”的话题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在陈世华看来,筹码紧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被消费品挤压;二是部分企业增加了芯片储备,加大了产业压力。

“近期芯片短缺,短期内会对汽车生产产生一定影响,行业生产步伐可能会放缓。芯片问题今年不会影响车企,但明年一季度会影响部分车型。”陈世华说。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