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往前推5-8年,A级家用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核心力量中还是有一席之地的。但随着当年第一批买家更换或追加购买需求的出现,以及消费升级带来的持续效应,A级家用车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消费者对“家用车”的需求或预期也越来越大。
而且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的成熟,汽车品类的逐渐增多,家用车的概念越来越模糊,车型也早已不限于轿车。比如近几年比较感兴趣的紧凑型MPV,也成为了家用车细分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消费者对比紧凑型车的时候成为了综合竞争力很强的玩家。
在紧凑型MPV市场上,别克GL6是这一细分市场的领头羊,不仅因为它继承了别克在MPV上的优秀基因,还因为GL6有很多显著的优势。在A级家用车市场,有无数优秀的车型,比如传统标杆大众速腾,皮薄馅大的本田灵派。
利用室内空间的优势是当前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尤其是在家用车市场,相比于配置、动力等其他因素,空间应该更高级。毕竟这方面的表现直接影响潜在客户的体验。相比速腾和灵派,别克GL6作为6座MPV车,轴距2796mm,车身高度优越,空间性能最具吸引力。2 2 2的座椅布局使其拥有更为充裕的内部空间,可以同时满足6人出行,这大概是同级别车无法比拟的硬件差距。
得益于六座布局,别克GL6可以实现全家出行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很多时候车内并没有满载,让二排乘客可以大幅度向后滑动座椅,获得更宽敞的腿部空间。而且GL6的每个座椅都可以独立放下,中、后排座椅完全折叠放平,获得了1521升体积的巨大装载空间,每天拉货甚至搬家都没有问题。
除了空间优势,GL6的配置水平在三款车中也占了上风。平心而论,我们选择了本田灵派2020夏普&混合动力1.5L夏普&极限和大众速腾2020 280TSI DSG豪华车型与GL6进行对比。都是17万的型号,比较有说服力。
除了我们熟悉的一些常规配置外,别克GL6在升级内饰方面极具竞争力。坐在车里,悬浮的立体环绕内饰让我们神清气爽。首先,我们会被安装在GL6上的10.25英寸双屏显示器所吸引。两块液晶屏的设计不仅视觉效果突出,而且科技感极佳。
为了突出车辆的温暖和乘坐舒适性,GL6的内部包裹着柔软的材料,既有触感又有质感。当然,作为一款家用属性突出的MPV,GL6的座椅设计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为了最大限度的支撑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它的座椅填充的很厚,它的设计也很符合人体工程学。
而且别克GL6搭载了上汽通用别克最新的eConnect3.0互联技术。可以提供动态导航、在线音乐、云端智能语音交互、智能推荐等实用功能。可以实现OTA远程升级;同时支持智能手机地图(CarPlay,CarLife),每年还有100G的免费交通服务,车主不用担心交通问题。此外,安吉星安吉星专职在线助手在新车上还可以提供导航服务分发、在线预约维修或修理、经销商信息查询等功能,使汽车体验更加便捷。
GL6互联最大的亮点是配备了科大讯飞语音系统,使得交互功能更加便捷,大大提高了自然语音的识别能力。随便说一下说明,系统就会迅速开始搜索电台、音乐、股票、信息或者调节空调温度。而且系统不仅可以实时把你说的话翻译成文字显示在屏幕上,还支持多轮对话,可以智能快速理解上下文。比如你过了“你好,别克威克系统柜”之后,你问:北京的天气怎么样?系统给出回复后,你可以继续问:上海呢?系统会自动回复上海的天气信息,非常贴近日常通讯场景。
相比之下,速腾的中控台在设计上看起来非常有规律。只能选择10.3寸的LCD仪表,而中控面板标配6.5寸。如果用户想要8英寸的液晶屏,只能通过可选安装来实现。至于灵牌,在这方面不如速腾。多媒体性能方面,只支持CarLife,甚至不支持声控。
接下来,相比速腾和灵派,GL6有几个独特的配置可以大大提升幸福感,对于家用车来说尤为重要。首当其冲的是作为整个系统标配的后排隐私玻璃,可以最大限度的照顾后排乘客的乘坐体验。其次是电动尾门。作为面包车,GL6配备了这种配置,可以说是充分考虑了每一种使用场景,大大提高了便利性。
此外,GL6的设计师还专门设计了驾驶座和副驾驶座外的手机收纳盒,后排配有两个USB口。同时还有雨伞收纳盒等满足日常使用便利的小细节,处处体现“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的理念。
有趣的是,这三款车的动力系统恰恰代表了目前最主流的三种形式:速腾是1.4T纯燃油动力,GL6是1.3T 48V轻混,灵牌是1.5L混动。这三种形式的优缺点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但我们仍然可以简要介绍一下光混合系统的优势。
加入混光系统后,GL6的整体动态性能更符合一款家用车的需求和定位。首先,在电机的加持下,GL6起步更轻快、更凌厉,在日常的城市道路环境中行驶。从平顺性和整体NVH性能来看,也是通过上一段楼梯,最大限度地为车内成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
作为同档次同价位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家用车,通过以上对比可以发现,别克GL6在新车型改款后确实有很多质量上的优势,很多硬件条件明显优越,比如同价位配置丰富,空间性能更加丰富灵活等。与目标用户群的实际需求高度兼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