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女士精品一手车’Swift翻新后,车没什么味道,外观还过得去。《穷玩车》计划开始跟随下一步。
Swift驾驶最大的问题是悬挂太软,完全是软脚虾。
希望这样快乐的垃圾车是属于我的。我不需要在意太多人的感受。最好开高点,感觉爽。我必须根据我的车来建造它。
前轮驱动最大的敌人是转向不足。软硬减震器结合轮胎的抓地力特性,可以适当改变一个前驱车的操纵特性,从转向不足转向转向过度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原厂的舒适减震器必须换。
确定改装要求和方向后,下一步就是选择减震器。
首先考虑的肯定是价格。我的预算是7000元左右。这个价位的减震器不多。
KW和AGT太贵买不起,北师登也不是很JDM。最终目标是坦萨或BCBR。SAZ是非全长可调式减震器,筒芯高度不可调,即降低高度的距离是有限制的,摔多了只压缩筒芯行程,压多了太久会漏油。
BR高度可调节,阻尼可调节32段。更重要的是竞争导向。不像SAZ,很多人更舒服。
现在利用好腰,Swift也需要跑赛道,所以选择了BR,很好奇BR的竞争力如何。
毕竟看个人需求,如果单纯走而不是走的话,Tein是很适合的。你喜欢选择有明确道感的BR。如果开了一段时间觉得太烦躁,就把BR的阻尼软化就好了。
但是,跑赛道不仅仅是硬,就像一个减震非常硬的减震器。有了这些半热熔轮胎,实际抓地力和滑冰是一样的。
合适的软减震器将有助于增加轮胎的抓地力和抓地力。不同的赛道硬度调整不同,最好的适合。
所以我特意选择了阻尼可调的BR,可以针对跑山或者赛道进行不同的调节。毕竟自己动手也是改装乐趣的一部分。回到题目,要让前驱车的后轮更平顺,答案是增加前轮抓地力,减少后轮抓地力。
就是前避震器比后避震器软,用了抓地力强的前轮和后轮胎,所以对接非常灵活。
这也是这款Swift目前的搭配,除了前悬挂更柔和,前轮是195宽的ToyoR1R半热熔,后面是垃圾童嘉。
但‘能漂’和‘好漂能控’是另一回事,需要后期不断的匹配和变化组合,但这是后话。
现在减震器换了,下一步就是在赛道上走一走。请期待Swift的下一次升级。
制片人|于
主持人|李日新
视频|卞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