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生活场景,鼠标电池没电了,用电视遥控器代替还是可以用一段时间的,属于资源的充分再利用。
标题图/来源:网络
制作人:NBS新产品作者:吴
那么如果是新能源汽车的废动力电池,除了报废还有再利用价值吗?
01新能源汽车时代已经到来
据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75亿辆,相当于美国的水平,这意味着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拥有国。
乘用车市场信息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1月,我国乘用车零售额达到208.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达到16.9万辆,同比增长136.5%,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市场渗透率为8%。
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或更换汽车时会选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乘用车零售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
2020年11月初,国家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新能源汽车是未来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根据计划,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将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0%。按照中国3000万辆的假设,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到500万辆。
以上数据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时代已经到来,届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将占全球市场的44%。
动力电池浪费怎么解决?
和燃油车一样,新能源车也有自己的使用寿命。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新能源汽车的报废,尤其是废弃动力电池的处置。
车载动力电池的寿命一般为5-8年。由于安全等各种因素,通常规定车载电池在容量衰减到新电池容量的80%左右时必须更换。
中国于2014年开始大规模生产电动汽车。按照上述标准,中国从2019年开始进入第一波大规模报废电动车,未来还会逐年增加。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预测,结合汽车报废年限、动力电池寿命等因素,预计到2025年,动力电池年报废量可能达到35万吨,相当大。
虽然新能源汽车是绿色环保的,但是废弃动力电池的处理也不是小事。
电动汽车常用的锂动力电池不含铅、镉等重金属,被广泛诟病。但在技术上,其电解液中除了“锂”外,还有镍、钴、锰等重金属,电解液和含氟有机物也受到污染。
锂动力电池的污染威胁在于报废后的后端处理。如果回收处置不当,极有可能重蹈当年铅酸电池的覆辙,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更严重的是,报废后仍有300-1000伏的高压,可能会出现火灾爆炸、重金属污染、有机废气排放等诸多问题。
废旧电池如何“变废为宝”?
那么,新能源汽车的废电池如何才能“变废为宝”?
以动力电池回收拆解为例,一般先将回收的电池拆解,分成配套组,然后分步使用,无害化处理。
可分步使用的电池二次销售;无害化处理是将电池的材料进行分离,包括电池正负极中铜和镍的比重分离,然后出售材料。
最近,据日本媒体报道,伊藤忠等日本公司正在重复使用比亚迪的废旧电池,伊藤忠购买经过功能测试的旧电池产品,并将其改造成大型电池出售。
据报道,伊藤忠开发了一种由160块比亚迪汽车电池连接而成的电池,总容量为100户家庭使用一天,h
伊藤忠计划使用回收电池作为日本国内工厂的辅助电源,并已于2021年4月开始运行测试。在确认电池劣质速度等性能的基础上,2021年正式生产。首先销往澳洲和东南亚,然后扩展到欧美和日本。据日本媒体分析,中国电动车销量占全球总量的50%,未来废旧电池数量将激增,中国制造的废旧电池在世界回收市场的影响力将日益增强。
一座大“金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估计,到2025年,中国二手车电池发电量将达到4200万千瓦时,是2020年的12倍,相当于约500万户家庭的日用电量。
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到2025年,中国的二手车电池容量将是欧洲的7倍左右,日本的42倍。
与之相对应的是动力电池回收的巨大市场空间。
招商证券预计,到2022年,“退役”动力锂电池将达到5229亿瓦时(1亿千瓦时),对应184亿元的市场空间;到2025年,“退役”动力锂电池将达到134.49GWh,对应354亿元的市场空间。
事实上,不仅日本企业看到了中国巨大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前景,国内汽车电池制造商和能源回收企业在过去两年也开始加快布局,积极探索。
作为宁德时代著名的电池生产巨头,汽车制造商比亚迪主要回收废旧电池和电子垃圾
资源循环再利用业务的格林美,深高速等企业已经开始加速布局。同时,除了企业积极探索外,有关部门也出台了鼓励政策。
工信部在2019年联合国家开发银行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的通知》,将重点支持开展退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级利用和再利用。
尽管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仍处于探索初级阶段,但对其进行科学处置和资源再利用已经势在必行,“变废为宝”就是一座不小的“金矿”,市场未来前景可期。#新能源汽车#中国#动力电池收藏
按照规划,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0%,按照国内3000万辆的假设,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00万辆。
上述数据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时代已经到来,到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将占全球市场的44%。
02 废旧动力电池何解?
和燃油车一样,新能源汽车也同样有自己的使用寿命。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新能源汽车报废,特别是废旧动力电池处理问题。
车载动力电池寿命一般为5至8年,出于安全性等各种因素考虑,通常规定车载电池在容量衰减至新电池容量的80%上下时必须更换。
中国从2014年开始电动汽车规模化生产,按照上述标准,从2019年开始中国就已经进入了第一波电动车大规模报废期,而且未来会逐年增多。
日本媒体分析称,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占全世界五成,今后废电池数量将会激增,中国产的废旧电池在世界再利用市场的影响力将与日俱增。
04 一座不小的“金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估算,中国产生的废旧车载电池容量2025年将达4200万千瓦时,是2020年的12倍,相当于约500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量。
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到了2025年,中国的废旧车载电池容量大约将是欧洲的7倍,日本的42倍。
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空间。
招商证券推算,到2022年“退役”动力锂电池达到52.29GWh(亿瓦时),对应184亿元的市场空间;到2025年“退役”动力锂电池达到134.49GWh,对应354亿元的市场空间。
其实,不只是日本企业看到了中国庞大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前景,近两年中国国内的汽车电池生产企业和能源回收企业也开始加速布局和积极探索。
如所熟知的电池生产巨头宁德时代,汽车制造商比亚迪,主营回收利用废旧电池、电子废弃物等废弃资源循环再利用业务的格林美,深高速等企业已经开始加速布局。
同时,除了企业积极探索外,有关部门也出台了鼓励政策。
工信部在2019年联合国家开发银行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的通知》,将重点支持开展退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级利用和再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