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一杯咖啡怎么拼长城?咖啡智慧告诉你

对于智能驾驶,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司机在自动驾驶汽车上安心地享受一杯咖啡。12月30日,在长城汽车智能驾驶战略升级发布会上,长城智能驾驶负责人张凯表示。长城的“咖啡智慧驱动”就是由此而来的。

未来,长城汽车将在这一新命题的指导下,力争在三年内实现3个领先——用户、最佳用户体验评价、最多场景功能覆盖,即咖啡智能驾驶的“331战略”,从而成为智能时代自动驾驶的领跑者。那么,长城将如何实现呢?

引领自动驾驶时代,安全第一

安全是长城咖啡智慧驱动的核心。所有不以安全为基础的技术开发都是空谈,尤其是自驾汽车。在发布会上,长城汽车智能驾驶总监甄龙宝指出。

为此,Coffee Smart Drive提出了与航空级相当的系统冗余策略,即从传感系统、控制器、制动系统、架构、电源、转向系统六个层面实现冗余。在长城看来,这是实现高水平自动驾驶的前提。

在感知方面,咖啡智能驱动已经应用了各种不同的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机等。形成多源异构传感器架构,建立了——8R 8V 3L 12U 1HDMap V2X的传感器配置方案,据说是全车无死角覆盖360倍。其中,3L 3R 2V传感器组合仅用于前端传感,实现三重冗余。

提到激光雷达很重要。由于毫米波雷达对远距离静态目标的感知具有天然的劣势,激光雷达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陷。而且激光雷达还能有效弥补夜间、光线变化等特殊场景下的跳跃、相机感知受限等问题。因此,我们始终认为只有包括激光雷达在内的多源异构传感器架构才是真正的冗余。甄龙宝强调。

长城意识到激光雷达的重要性,早在2019年就与德国激光雷达制造商Ibeo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长城在2021年实现L3自动驾驶。在新闻发布会上,甄龙宝还介绍了两家公司合作的技术细节。据他介绍,长城和Ibeo联合定制的激光雷达是全固态激光雷达。该产品采用flash技术和FLASH原理,一秒钟内最多可向检测区域传输25.6万个点,完成周围环境图像的绘制。

不仅如此,激光雷达的分辨率达到0.05 * 0.07。如果车辆配备了这款产品,在130米的距离就可以轻松找到散落在地上的轮胎和用于道路维修的雪糕筒,从而赢得至少4秒的决策和规划时间。甄龙宝说。控制器方面,高级自动驾驶系统Coffee Smart Driving采用双控制器方案,实现两套控制器的全时运行、相互监督、相互备份。当一个控制器出现故障时,另一个控制器可以不间断地接管车辆,最短接管时间只有20毫秒。长城基于高通SnapdragonRide平台的高计算能力智能驱动系统,据报道将在2022年量产的长城汽车高端车型中采用。

为了配合高级自动驾驶的双控制器方案,咖啡智能驾驶还专门设计了双通信架构、双电源的冗余方案。双通信架构由三条独立的物理通信链路组成,每条链路互不影响,但相互支持。同时,在系统运行期间实时检查不同的信号。当单个链接中断时,系统可以实现信息的无缝安全连接。基于这个环节,我们可以实现10种软件逻辑控制通道和30种传感器的实时信息共享。甄龙宝接着说道。

双电源冗余方案采用双电源双回路设计,两个电网之间安装高安全性隔离器。据报道,电网故障是可以隔离的

在执行系统方面,咖啡智能驱动采用ESP和IBOOSTER两个独立的电子刹车控制单元实现冗余。单个硬件发生故障时,仍能提供-10m/s2的最大制动能力,维持制动控制的稳定性,达到0-120km/h的全速覆盖。

转向系统方面,Coffee Smart Drive采用蜂巢转向提供的Gen3(第三代)智能转向机,具有双绕线电机、双电机位置传感器、双CPU、双控制器,在任何单个硬件电路故障的情况下仍能实现50%的功率输出,无论前进、转向、调头、倒车均可进行转向能力冗余。

此外,在一些基本配件上,如轮速传感器、IMU、危险警示灯等。

面,咖啡智驾也均实现了冗余。基于这些功能,据甄龙豹介绍目前咖啡智驾已经实现了高速和城市快速路的全场景功能覆盖,涵盖大车同行、锥筒避让、限速行驶、过收费站等。其中仅针对变道行为,咖啡智驾就完成了路形变道、避障变道、多车变道、城市自主变道等多种变道场景的功能开发。

技术的全栈自研,核心在于累积

对于长城汽车而言,"咖啡智驾"虽然是其面向智能驾驶领域提出的新主张,但其技术和思维底座却是源于长城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十年积累和沉淀,以及对未来智能化技术的自主探索和追求。

据了解,早在2009年长城就开始了智能驾驶技术的研究,并于2015年首次对外展示了L3级智能驾驶技术。发展到现在,长城在智能驾驶技术领域的储备涵盖了底层硬件、中间件、自动驾驶软件、数据等多个层面。"可以说,除了OS和芯片,能做的我们全都自己做了。"长城智能驾驶负责人张凯表示。而长城也因此实现超过45%车型搭载L2级智能驾驶技术。

具体来看,在底层硬件方面长城自研了一系列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用以匹配不同价位的车型。比如针对高价位车型,长城专门采用了高通芯片打造超高算力自动驾驶计算平台,而对于低价位车型,长城也有考虑了成本和算力平衡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

在此次发布会上,长城和高通在自动驾驶领域也达成合作,根据合作协议,长城将在2022年推出的高端车型上率先采用具备强大性能的高通SnapdragonRide平台,并应用到其智能驾驶系统当中。同时,长城还与华为在智能网联、智能驾驶等创新技术领域展开了合作,将利用华为面向L3~L4级别自动驾驶的全新一代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610打造车规级汽车大脑。

在中间件方面,长城2018年初就开始着手基于AP软件进行中间件系统的研发。"中间件是自动驾驶软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自动驾驶软件在控制器上运行的效率和效果,并能对自动驾驶软件进行必要的监控和实时诊断,使域控制器芯片的算力得到更好的发挥,因此尤为重要。"张凯指出。

而在自动驾驶软件方面,长城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不仅完成了ACC、AEB等传统ADAS功能开发,在高级别的自动驾驶驾驶领域,也进行了相应的部署,已累计完成上千万公里的道路测试。

"在长城看来,自动驾驶系统的开发重在积累,数据需要积累,场景能力需要积累,功能的稳定可靠更需要不断的积累。"张凯表示。而也正是基于近十年的积累,使得长城得以一步步攻克自动驾驶前行路上的难关,更好地实现自主创新。

比如在此次发布的咖啡智驾系统中,长城为更好地进行场景开发,通过动态环境、自然环境、静态环境三者有机结合,构建了5层结构的场景体系。其中每层结构都由无数个细分维度单元构成,最终5层结构各出一个维度单元组合成具体某一场景的切片,然后通过扩展、添加每层结构中的维度单元,以及对每个维度单元进行更细分的特征定义,组合出越来越多的场景切片,从而学习更多的新细分场景,最终形成长城独特的应对场景的自动驾驶策略。

此外,长城在咖啡智驾系统里还独创了AIFEED功能,通过人工智能算法主动学习、了解和适应用户的驾驶习惯以及用车场景,感知用户的痛点,同时个性化推荐自动驾驶功能,以实现每一辆车的自动驾驶都是为车主定制。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