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出行中,除了开车、驾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很多人已经习惯了拨打网络来乘车出行。与其他出行方式相比,网络车具有方便、快捷、省心等诸多优势,在行业内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安全体系。
目前滴滴出行公司是网络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网络车监信息互动平台11月发布的网络汽车行业数据显示,在全国210家网络汽车平台公司中,单个月订单超过100万的只有8家,滴滴出行在订单数量、注册车辆、注册司机等方面遥遥领先。
在这个行业背景下,滴滴嗅到了商机。目前,在道路上运营的网络相关车辆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租赁公司提供的车辆,另一个是驾驶员自己的车辆。前者车型相对有限,但无法统一,后者车型和车况混杂。为了进一步规范市场,滴滴和比亚迪联合推出了定制网络车,这也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角,——比亚迪D1。
总的来说,在以需求为导向打造的产品,作为一种商品,汽车希望满足生活中更多不同的使用场景,因此许多设计和配置将被考虑得更广泛和更具包容性,从而为产品创造大量的目标客户群,最终获得更高的销量。
但是比亚迪D1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设计理念的产物。比亚迪D1不需要上市来与其他产品竞争,它也是针对单一的在线汽车旅游市场,所以它是一个真正以需求为导向的产品。
那么比亚迪D1和其他新能源产品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可以简单的从司机和乘客的角度来看。至于司机,比亚迪D1将滴单系统集成到了汽车系统中,所以司机不需要像现在这样通过手机支架操作手机。集成在方向盘上的多功能按钮可以解决接收订单所需的大多数操作。主驾驶员座椅材质不同于其他座椅材质,更适合长时间驾驶。中央扶手盒里有一个手提行李箱,方便司机日常携带。
比亚迪D1更关心乘客。包括更方便安全的电动滑动门、后杯架、充电口、多媒体屏幕、彩虹行车灯、迎宾灯等。比亚迪D1也被称为A级车的尺寸,B级车的轴距,C级车的后部空间,所以乘坐舒适性还是很强的。此外,乘客上车前通过滴滴APP调节车内空调的温度和风量也相当方便。
从以上情况来看,比亚迪D1是一款符合旅游市场需求的特殊产品。当然,你不能说它有多神奇多完美。当然,第一批比亚迪D1刚刚上路不到一个月,而更先进的D2和D3……也在深度开发中,最终趋势是实现无人驾驶。
比亚迪D1在滴滴谋求全产业链布局的推出,标志着滴滴出行正式进入一个新领域。滴滴出行本质上只是一家信息服务公司,其产品是整合不属于自己的客户和容量,通过信息平台匹配交易,从中提取信息服务费。
随着滴滴出行公司越做越大,他们希望通过介入上下游产业链,为公司获取更多利益。其中,似乎最方便“抢”到目前与滴滴出行合作的租车公司的业务。
以前滴滴出行害怕专注资产运营,是因为公司规模小,行业发展不确定因素高。现在滴滴出行规模更大,行业格局相对固定。他们不介意通过增加资产获得更多利益。目前比亚迪D 1月份租金4299-4399元,年租金51600元左右。如果一辆比亚迪D1的购买成本是15万元,相信4年左右就可以全部收回成本,即使算上保险和维护费用。目前一辆网络车的运营时间在8年左右。所以再租四年就是滴滴出行公司未来的净利润,不包括司机的日常工单。可以想见,如果滴滴进一步扩大自己车辆的团队规模,将会给自己带来丰厚的利润,这也是比亚迪D1上市的主要动力。
写在最后
目前,第一批比亚迪D1已提前在长沙试运行。根据司机的反馈,车辆本身没有问题,但也没有办法最终决定是否发单。根据计算,比亚迪D1每月的租赁运营成本将达到6000元左右,滴滴司机仍需要积累大量时间才能获得高收入。如果滴滴出行能多给司机一些考虑,可能下一步就是想办法降低司机的运营成本了。(文本/钟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