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歌汽车爱歌头条原文]
推迟半个月后,理想汽车的Q1财务报告于5月底公布。至此,美股三兄弟魏晓利今年一季度的考试成绩正式放在了光明面。
总的来说,中国三大新造车力量的成就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收入、利润、销量的同比增长,以及持续亏损。此外,这三家公司之间还有许多差异,如威来的自行车毛利率远低于小鹏的理想水平,Xpeng Motors的软件收入已经超过2020年年收入的一半,理想的现金储备最少。
那么,在这些异同的背后,处于第一梯队的魏小丽有什么长处呢?魏小丽在造车背景下的前进路线有什么区别?这一次,爱歌汽车工业频道将从三家公司的Q1财务报告入手,梳理销量、营收利润、R&D投资等关键指标,以恢复魏晓丽的发展轨迹。
威来大哥收入最高。小鹏Q1软件收入达到3000万
总体而言,相比去年同期,威来理想小鹏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翻了一番,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其中,被公认为国内新车厂商第一品牌的威来,在整体营收上仍处于领先地位。
财务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NIO收入达到79.82亿元,同比增长481.78%,其中汽车销售收入达到75.05亿元,占总收入的94.02%。理想汽车一季度营收35.75亿元,同比增长310.00%,其中汽车销售收入达到34.6亿元,占总营收的96.78%。Xpeng Motors (XPEV)收入29.51亿元,同比增长616.26%,其中汽车销售收入达到28.1亿元,占总收入的95.22%。
从这个比例可以看出,目前汽车销售收入在韦小立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非常高。然而,除了汽车销售收入,软件收入仍然是财务报告的亮点之一,尽管比例不高。
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中,Xpeng汽车首次披露了其在汽车软件业务中的收入。据了解,有了自动驾驶系统XPILOT3.0软件包,小鹏今年在Q1的总收入为3000万元,而2020年该软件包在小鹏的总收入仅为5000万元,这意味着普通消费者越来越接受其自动驾驶软件包。据了解,使用自行开发的全栈XPILOT 3.0的消费者需要一次性支付2万元。
威来没有披露NOP(导航试点)功能第一季度的市场表现,但李斌此前透露,软件收入是威来毛利率增加的原因之一。据悉,威来目前的自动驾驶预约服务分为两种,一种是售价1.5万的NIO Pilot特色套餐,另一种是售价3.9万的NIO Pilot全套餐(全套餐有驾驶员辅助NOP、高速自动辅助驾驶公路Pilot、ALC转向信号灯控制变道、路标识别TSR、自动限速调整ISA等8项功能。).
与威来和小鹏不同,理想汽车从未提及软件收入等相关信息。在这个问题上,Ideal Auto创始人李翔在2021年Ideal ONE(参数|查询)发布会上与外界分享了自己的想法。李翔说,理想的车是想打造一个智能空间。所以,理想希望未来实现标准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但现在谈软件收益还为时过早。
威来/小鹏的毛利率继续提高,较上月略微下降2.3%
在烧钱如无底洞的造车领域,营业收入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状态,毛利率是衡量企业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新的汽车制造企业,只有正的毛利率意味着不包括其他费用
在过去的2020年里,魏小丽的三家公司都实现了这个目标。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今年第一季度魏晓利三家公司的毛利率均为正,但理想毛利率环比下降。
数据显示,威来汽车2021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15.56亿元,同比增长1026.19%(2020年同期毛利率为-1.68亿元),在2020年全年由负转正后,综合毛利率再次达到19.5%的新高。Xpeng汽车今年一季度毛利率为3.31亿元,同比增长888.10%,综合毛利率从2020年的4.6%提高到11.2%。
单从数据来看,理想车第一季度毛利率同比增长807.35%至6.17亿元,毛利率仅次于威来高达1
7.3%,不过相比上一季度的17.5%微降2.3%。作为国内第一个在季度实现毛利率转正的新造车企业,理想的毛利率环比下滑引发了外界不小的关注。理想汽车 理想ONE(询价模块,请勿手动编辑,如需删除,请在图片上右键删除询价)
理想方面给出的原因则是由于汽车销售毛利率的变化所导致,汽车销售毛利率同比增长的原因为原材料成本下降及产量增加带来的单车制造费用降低,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为2021年第一季度推出的促销活动导致平均单车收入下降。
而爱卡汽车从此前Q4财报了解到,理想汽车首次出现毛利率为正来自于其对成本的控制和制造成本的下降,但未来伴随着自动驾驶的研发、团队规模的扩大,理想研发投入无疑将会成倍数增长,不知理想还能否维持毛利率增长。
企业开始自我造血 蔚小理仍在烧钱
整体来看,蔚小理三家的营收、利润双增长,尤其是毛利率转正更是意味着企业实现了自我造血,但颇为讽刺的是,被外界奉为“造富神话”的美股三兄弟,即便实现了自我“造血”却仍处于“烧钱”模式。
数据显示,在2021年第一季度,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净亏损分别为4.5亿元、3.6亿元、7.9亿元。对于这三家企业为什么没能像特斯拉一样走出亏损,一位汽车分析师表示:“这或许与当前交付量有关,蔚来、小鹏、理想可能还有相当长的一段交付爬坡才能达到赢利亏损的零界点。”
蔚来 ES8(询价模块,请勿手动编辑,如需删除,请在图片上右键删除询价)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特斯拉交付量已经达到18.5万台,而蔚来、小鹏、理想今年一季度销量分别为2.01万辆、1.26万辆和1.33万辆。值得一提的是,蔚小理的一季度交付量已经分别达到了2020全年总量的46%、39%和49%,这意味着当前这三家企业的规模效应仍有所欠缺,整体存在极大的上升空间。
此外,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当前蔚来、小鹏、理想都正处于扩张期。以理想为例,2020年底,理想在全国共建成52家销售门店,而截至2021年4月30日,这个数字已提升至73家。这意味着过去4个月,理想新建了21家门店,几乎是去年全年数量的一半。此外,按照最新规划,在2021年年底前理想将建成200家销售门店,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8个月内,理想汽车将再扩张近130家门店,烧钱速度可见一斑。
小鹏汽车 小鹏P5(参数|询价)(询价模块,请勿手动编辑,如需删除,请在图片上右键删除询价)
小鹏汽车的研发费用和销售及行政费用则出现了大幅上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小鹏研发费用同比上涨72.2%至5.35亿元,这一上涨主要是由于研发人员增加,与小鹏P5车型开发相关的支出增加。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为7.2亿元,同比上涨124%,这主要是由于为支持汽车销售所需的营销、促销和广告费用增加,销售网络及相关人员成本的增加。
可以看出,无论是蔚来理想还是小鹏,离企业完全成熟还有很遥远一段路要走,想要完全填补亏空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现金储备均超300亿 整体进入迅速扩张期
尽管亏损是一大难题,但与此前随时弹尽粮绝的窘境不同,当下蔚小理帐面现金储备均超300亿,谁都已经不再差钱。
财报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曾经几乎发不出工资的蔚来现金储备已大幅增长至475.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1883.73%。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营收、利润、综合毛利率等均实现历史新高,外加销售成本下降、经营性亏损收窄,Q1财报也被业界评为蔚来“有史以来最好的一次财报”。
小鹏汽车的现金储备稍低于蔚来,但现金、现金等价物等也达到了362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4.12亿元暴涨616.1%。截至2021年3月31日,理想汽车的现金储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与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资余额)达303.6亿元人民币。
市场向好又不缺钱,在这样的背景下,蔚小理的“野心”也进一步显露。今年4月29日,蔚来与合肥规划的100万辆产能的新桥智能产业园区正式开工。尽管当前蔚来年销量尚不足5万辆,但蔚来已经要追击百万辆的星辰大海。
小鹏汽车当前已经发布了承担着走量野心的小鹏P5,甚至有信心该车将超越P7,为此小鹏今年正积极扩张产能,以满足潜在销量需求。据悉,在武汉市政府的支持下,小鹏将着手建造武汉智造基地。该项目将建设整车、动力总成工厂及研发设施,规划年产能达10万辆,当规划中的工厂全部完工之后小鹏可达50万辆的年产能。
理想一直以来都走轻资产路线,选择代工方生产,不过近期有国内媒体报道,理想汽车或将接手位于北京顺义区的北京现代第一工厂,并计划投入60亿元,将这家工厂打造成集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制造的新工厂。消息是否属实有待商榷,但理想在研发上的翻倍投入已成定局。据李想透露,公司规划未来几年研发投入金额大概几百亿元,平摊到今年的大概会有30亿元。而对于这些投入,很难具体描述会投向哪些方向,大体会分为两个维度,一是给新车型进行投入,二是给前瞻技术进行投入,两者会有很多交叉。
写在最后:就财报而言,蔚来、理想、小鹏营收利润均增长,毛利率实现正增长,现金储备大幅增加,已经朝着全面向好的态势发展。但当下整个市场再次造车热潮,如集度、极氪、小米等来势汹汹,蔚来、小鹏、理想年销尚不足5万辆,市场地位并不算牢靠,如何在接下来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则需要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