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科幻迷来说相信并不陌生的EVTOL,经常出现在科幻电影和小说中,但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幻产品飞车已经逐渐成为现实。
目前全球市场对飞车行业还是比较看好的。根据摩根士丹利的预测,到2040年,自动驾驶飞行汽车的市值将达到1.5万亿美元(约合10.4万亿元人民币)。FrostSullivan的最新研究还指出,飞行汽车将于2022年开始运营,到2040年将扩大到43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46%。
面对这片“蓝色大海”,各大汽车公司和科技公司纷纷布局。在这里,买车去看看近几年发布的“飞车”。
凯迪拉克eVTOL
在刚刚开幕的北美CES 2021上,通用展示了其凯迪拉克电动穿梭车和电动垂直起落飞行车。其结果是,通用汽车股价飙升,市值近700亿美元,创下过去十年的纪录。
其中,这款飞行车造型非常特别,采用四对旋翼的超轻机身,前后对旋翼不在一条水平线上,充满了未来派的感觉。客舱可容纳一名乘客,并有一个周围的驾驶舱设计,支持语音控制、手势识别和生物识别。
飞机配备了90kW的电机和最新的通用Ultium电池组,时速56英里(约90km/h),可见电机功率和飞行速度并不出色。但就服务场景而言,从凯迪拉克的概念视频中可以看出,飞车将用于车顶到车顶的乘客换乘。
FCA eVTOL
在CES 2021上,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FCA)发布了一款与Archer Aviation合作开发的飞行车。
首先,Archer Aviation是一家美国空中出租车初创公司,团队实力雄厚。阿彻航空与FCA的合作也将受益于后者的低成本供应链以及工程和设计经验。此外,公司一直专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这将有利于其未来大规模生产轻型城市飞机。
FCA的eVTOL电池组容量为187千瓦时,设计飞行距离为97公里,最高时速为241公里/小时,显然其主要服务场景是短途快速交通,比如城市通勤。值得一提的是,eVTOL定位为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参考早期的效果图,这架飞机有一个V形尾翼和12个倾斜的螺旋桨用于垂直起飞和着陆,而固定翼为水平飞行提供升力。
保时捷波音
早些时候,保时捷和波音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其中包括将两家公司的合作范围从城市交通扩大到航空。去年年初,保时捷正式向美国专利局提交了电动飞机专利,这是一款由保时捷和波音共同研发的飞行汽车。
飞机具有相同的垂直起降飞行方式,四个大旋翼,其中两个还可以翻转,既实现了垂直向上的推力,又可以在起飞后变成水平推力。
力。该专利的描述为:“可以使用包括不同尺寸的多个风扇代替自由移动的转子来驱动飞机。”中国车企的飞行汽车布局
说 到飞行汽车,其实中国企业也早有布局,比如说吉利和小鹏就是其中较为高调的两家车企。
吉利TF-2A
先说说吉利,其在前几年开启的买买买模式给人留下了印象的深刻,在收购的公司中就包括一家飞行汽车公司,美国Terrafugia。 而最近,吉利的飞行汽车项目也有了一些眉目。
去年6月份,吉利科技集团旗下子公司太力飞车(Terrafugia)正式发布了TF-2A的原型机,而这一款则是更贴近主流的VTOL机型,布局上采用了上单海鸥翼和H型尾翼的组合,机翼两侧的撑杆分布有8个升力电机。同时,TF-2A最大航程为100公里,巡航速度可达到180km/h,可搭载2名乘客。
该原型车已在杭州基地成功进行实验首飞,吉利方面表示,后续将持续优化升级设计,将在不久后正式推出全尺寸TF-2A原型机。
小鹏旅航者T1
在2020年的北京车展上,小鹏汽车展示了一台名为旅航者T1的飞行汽车,虽然是一款“概念飞行汽车”,但这也着实刷新了人们对这家造车新势力的想象。
据悉,旅航者T1采用的是开放式座位和8轴螺旋桨设计,可搭乘1人。同时,这款飞行器将拥有5-25米的低空飞行高度,配备自动驾驶系统,支持垂直车位起降,并支持智能交互和低空智能地图导航。
据了解,这家由何小鹏和小鹏汽车共同投资、控股的小鹏汇天已经创办7年。去年12月,何小鹏还发布了其第二款飞行汽车T2的效果图,并表示在2021年会有更多创新布局。
可以看到,无论是从大型航空公司,还是汽车产业巨头,再到初创公司,都在给飞行汽车行业添柴加火。不难想象,随着飞行汽车实现商业化,将大幅减轻城市道路的交通负担,也为未来出行带来了无穷的可能性。但是,先不说目前这个新物种的技术发展和研发制造成本问题,飞行汽车行业能否兴起还有赖于政策的支持,并且需要建立健全的相关法规,更重要的是安全性方面的巨大挑战。不过,一想到在有生之年或许能够“打飞的”出行,内心还是充满期待的。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