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三种车主:特斯拉粉丝、威来信徒和其他品牌的用户。
从品牌打造到车型交付,再到去年12月月度交付创新高,威来用户总数突破7.5万,逐渐超越造车新势力,在汽车圈占据稳定地位。
互联网时代,用户赢天下。虽然资本是搅动世界的核心,但用户是终端的执行者。更何况威来的用户也不一般。
在汽车圈里,喜欢汽车的人被称为“粉丝”,而喜欢一个品牌的车主、用户或观众通常被称为某个品牌或某个车型的“粉丝”。当然也可以叫“粉丝”。但是,关于卫来,最近网上流传一种新说法,说有人崇拜“卫来教”,称一些深爱卫来的人为“基督徒”。
以前品牌回馈用户,叫“用户维护”。但威来对用户群体的照顾,似乎给了所有汽车品牌一个教训。
传统汽车品牌的粉圈运作
不是所有传统汽车品牌的车主都是该品牌的粉丝。大多数车主在选择品牌时都是非常理性的,“性价比”是他们的信念。
车的本质是一种交通工具,成为它的粉丝有点搞笑。但汽车也是尖端科技下诞生的精密机器,对速度的追求是其本质需求。随着汽车运动的兴起,一些汽车变成了玩具。玩具是快乐的源泉,所以制造这些“玩具”的品牌开始有粉丝了,比如宝马的M-Power、奔驰的AMG、丰田的TRD等等,这些都和改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虽然是粉丝,但传统汽车品牌与粉丝互动的方式相对简单,比如举办场地试驾体验活动或者组织车主自行出行。前者是为了吸引潜在用户,后者是针对达成业务关系后的车主。
以前品牌和用户的沟通,很多时候基本都是单向输出价值观或者信息点。比如在现场试驾体验活动中,所有的环节都是由汽车品牌安排的,参与者只需要对“体验”负责,参与者表达自己的唯一方式可能就是“有奖填表”,所以基本上品牌方是告诉参与者我们的产品很好!
至于自驾游,不用太担心,只要玩得开心就好。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制造商开始关注用户操作。比如马自达从售前到售后都有一套新的规范,广本飞度(参数和图片)频繁举办线下活动打造个性化IP。特别是飞度,以前是玩车追捧,现在飞度正在成为一种潮流文化。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所有的运营都是为了最终的销量。只有他们知道传统车企的粉丝运营是否有效,效果如何。而包括广本飞度在内的所有传统汽车厂商的风扇操作方式,因为都是线下集中,所以都比较传统。
不过,卫来有点不一样。
威来看到了怎样的未来?
越往后开始,就越应该看透未来。因为一场比赛的输赢取决于体力或者运气。体力代表力量,运气代表能否看到捷径。
威来创始人李斌从品牌定位开始就考虑了粉圈的运营。李斌曾经明确定义过卫来用户的画像,重点是80后和90后,家庭条件好。BAT、TMD、大型国企的员工大多喜欢尝试新事物。然后,他总是向车主传达一个概念:“如果你买车,你不仅仅是在买车,而是在买一张通往新生活方式的车票。”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首先品牌不能太低端,低端产品只强调性价比。但不可能是纯奢侈品品牌,因为没有故事可讲。如果再加上科技、国风、环保,还有很多事要做,所以品牌可以更定义。
是的,威来是一个时尚品牌。
民族浪潮的到来不是偶然的,它是产业进步和消费升级相结合的结果。衣食住行是民生之本。在他们眼里,李宁、爱茶或威来,不仅是优秀的产品,更是酷炫的品牌文化。威来的车型有很多问题,包括续航,但做工质量和车载软件都值得肯定。而且科技和环保是绝对的正义,所以威来给的是物质和精神两方面
了用户追捧的理由。宗教信仰都有一个对象,那就是各种各样的神,因而蔚来车型也就被送上了神坛。
神普照世人的时候,需要一个神的代言人,蔚来的代言人就是李斌。这个2019年还被誉为“年度最惨男人”的代言人,近两年不断奔波各地与车主交流,从用户见面会到私下吃饭,甚至还会去参加用户的生日或者婚礼。李斌光2019年就奔波40多个城市,2020年也依然有30多个周末奔赴外地与车友们一起度过。
这是“真•与民同乐”,李斌因此成为了最受用户喜爱的汽车品牌创始人。试问,有多少选择领克、WEY的车主,与该品牌创始人一起吃过饭或聊过天?
除了微服出巡,李斌也会举行大型派对——NIO DAY。曾经,为了博得5000多名预订车主的芳心,李斌包下8架飞机、19家五星级酒店、60节高铁车厢和160辆大巴,并请来了梦龙乐队助兴,一场聚会就耗资8000万。
但这样一场盛宴,的确让蔚来用户的黏性变得更高了,举目国内众多汽车品牌,有谁能在用户黏性方面敢与蔚来争高下?今年1月8日的蔚来NIO Day,来自深圳的车主自发抱团包下飞机前往成都,飞机上的车主们心潮澎湃,拿起吉他、麦克风,在飞机上又唱又跳,而且还不戴口罩。这已经不是去参与活动,是去朝圣啊!
所谓,生活里大部分快乐和痛苦与现实无关,仅仅只是“心动”罢了。
用户发自内心地深爱一个品牌,绝对不只是靠一场活动就能达到的效果。说到底,还是因为李斌这些年到处奔波并不是瞎忙。
据说2020年年末,在蔚来App的社区上,一位东北大哥改编翻唱《兄弟想你了》的视频爆火,歌中尽是对李斌的思念。这首歌简单接地气的旋律的确十分洗脑。
说到这个App,里面可谓一派祥和。上下左右翻了半个小时,愣是没有找到一丝戾气,跟现在的网络社区有着天壤之别。App社区绝大部分内容都是车主在分享生活,偶尔会出现一些吐槽的声音,李斌也会在社区里耐心答疑解惑,对车主们可谓呵护有加。
前两年,有车主吐槽爱车三天两头就死机、车门开不了、充电故障等问题,却迎来了不少车主“既然选择了创世版就应该多包容”、“车的问题和性格脾气有关,胸怀宽广的觉得车这些都不是问题”、“也就蔚来汽车有这样的服务态度,你去买个特斯拉试试看,是车子一定会有点小故障”这样的回复。
对于一直听着“顾客是上帝”的人来说,是不是很疑惑为何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角色居然被调换了?
现在产品才是神,消费者倒是成了信徒。
来自蔚来的启示
“车主带着妻小为李斌接机”、“车主自发拖车到千里之外当志愿者”、“车主推荐身边朋友选择蔚来车型”、“车主集资为蔚来做广告”,这里面随便一个例子拿出来,普通品牌的厂商市场部就能包装宣传一个月。但这样的例子,蔚来一抓一大把。
喜欢是索取,爱是奉献,车主们为蔚来做得越多,只会更深爱且维护这个品牌。
从品牌定位到初期产品力塑造,从线下活动的气氛到线上环境的营造,李斌在每一个重要的细节之处,既判断得准,也拿捏得好。在产品和运营这两个维度,也许蔚来做得更好的是运营,这让它看起来不像汽车企业,更像是服务企业。
如今有言论,汽车制造商正在向出行方案提供商转型,如果真的如此,那么蔚来是不是起步更早?毕竟,它从一开始就比其他品牌花费更多资源去经营粉圈。
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粉丝把蔚来捧上神坛,一旦蔚来服务降级,是否有一天也会反噬其身?
长期来看,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