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特斯拉和特斯拉Model 3自发爆炸。特斯拉怎么了?有那么不靠谱吗?
前几天,一辆特斯拉Model 3在上海闵行区某小区地下室发生爆炸。幸运的是,没有人员伤亡。据网友描述:“车一进车库就着火了,车主出去找保安,直接爆炸了。”。
先简单回顾一下这次事件的来龙去脉:1月19日晚,上海生茂花园小区内,一辆特斯拉Model 3(参数图)起火自燃。据说现场烟雾弥漫,伴随着火灾和爆炸。根据现场图片,模型3在事故发生后只有一个烧焦的空架子。
据车主描述,将车开进地下室后,感觉底盘发生碰撞,立即停车检查。车主发现车前部开始冒烟,于是返回车内取出车内个人物品。他安全离开后不久,汽车开始着火。所以可以初步判断起火原因是车辆底部的高压电池被击中后损坏,最终导致车辆起火爆炸。
1月20日,“一辆3型在上海自发爆炸”受到广泛关注。迫于压力,特斯拉官方回应:“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根据驾驶员的自述和车辆数据分析,初步判断事故是车下碰撞造成的。我们正与消防部门合作进行调查,并将为业主的保险索赔提供帮助。”
对此,很多网友对特斯拉频频发生安全事故真的很愤怒,对其“抛锅”式的公关策略深恶痛绝。而且2019年4月,一辆停着的特斯拉S型突然开始冒烟起火,对周围很多车造成了损坏。特斯拉当时的处理方式是各种禁忌,频繁的“抛锅”公关策略确实让人不以为然,也引起了对新能源电动车安全性的质疑。
特斯拉的产品质量和安全隐患确实令人担忧
对于特斯拉来说,自然爆炸爆发时,之前各种安全事故频发,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此前,由于黑屏的安全隐患,NHTSA强制召回15.8万辆S型和X型,闹得沸沸扬扬,其消极傲慢的处理方式受到消费者的批评。
而且特斯拉“告产品造谣”事件的最终结果还没有水落石出。无论是“品万《特斯拉中国乱象揭蛊第三季》”这篇文章的杜撰,还是特斯拉没有失控的产品质量控制和混乱的高层管理,我们都必须保持一种质疑的态度来看待这件事。但是结合频发的品控问题和车辆无缘无故失控的隐患,恐怕货玩的爆料也不是空穴来风。
ao.com/news/20210121/20210121142101_1cba30b21cdc199f6cfc273f7cfd775f_7.jpeg">不可否认,特斯拉的确在全球电动化浪潮中突飞猛进,但无论国内国外,特斯拉的装配工艺、产品品质都无法让人满意。而且,其各种自燃和失控隐患频频“宕机”,特别是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屡屡现身,实在难称可靠。除此之外,特斯拉此前因产品质量问题被中国监管部门勒令召回事件也颇受非议,其将本身质量问题归咎于中国消费者的行为确实难显担当。
特斯拉“薄利多销”的背后,是令人深恶痛绝的品质失控
回顾最近这一年,我们总能不定时地频频看到某地发生了特斯拉“失控”、“加速”事件。显然,随着“失控”、“加速”等频发事件的发酵,其产品质量和安全隐患也成为大家广泛议论的焦点。
但特斯拉“薄利多销”的背后,却是令人深恶痛绝的失控品质,而且其频频“甩锅”消极怠慢的处理方式的确让消费者失望至极。据不完全统计,过去的一年里,国内特斯拉所发生的“失控门”事件已不少于10起,其处理态度用简单粗暴来形容再也恰当不过。
或者着可以这样认为,特斯拉基本上都是以“车辆的勘查和数据整理正常为由推脱责任”。这种把所有责任归咎于驾驶者,进而逃避责任的行为,确实让人深恶痛绝,罔顾消费者对其的信任支持。
汽车网评:销量的提升并不能代表可以容忍司空见惯的品质安全隐患
从2020年特斯拉的销量表现来看,无疑是值得赞扬的。不可否认,特斯拉所带来的“鲢鱼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发展。但目前来看,如今的特斯拉产品品控和售后服务的确跟不上,正在消磨着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口碑和耐心。
的确,虽然新能源电动化是未来汽车的整体发展趋势,但就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还未普及,技术上也没有传统燃油车稳定。而且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随着产量的提升,其安全隐患越来越多,正在不断蚕食着我们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信心。
所以,在小编我来看,特斯拉应该起着模范带头的作用,将产品安全隐患控制好责无旁贷。否则,若后期不进行整改,其未来发展前景真的很难走得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