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中高端电动车的销售龙头,特斯拉的国内运营策略越来越像苹果,车主们也开始意识到特斯拉的霸权和强制。
之前特斯拉是通过OTA升级的。
车辆可以自行设定动能回收强度的原有功能直接取消,成为“自适应动能回收强度调节”。
但是,这次调整改变了很多车主的驾驶习惯。有车主表示,开车时注重舒适性,不喜欢过度能量回收的干预。
特斯拉的做法直接回收了车主的主动性,迫使所有车主接受动能回收。
据报道,动能回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制动动能,实现车辆减速,或者在下坡时将势能转化为电能,这是增加电动汽车续航能力的常见功能。
但部分车主不满意的原因是车辆自适应输出的恢复力度忽大忽小,完全没有逻辑可言,导致驾驶员根本无法预测制动力度,驾驶时对车辆制动没有100%的信心,极大影响驾驶体验。
最近特斯拉也通过官方平台回应,因为车主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
特斯拉介绍:能量回收是电动车特有的高效系统。通过在车辆减速期间回收多余的能量,充分利用每一种能量来增加续航里程。
在驾驶过程中,只需简单调整油门踏板,即可实现频繁的起停、加速、减速、跟车等操作,减少驾驶疲劳;紧急情况下,车辆可以提前减速,为您的驾驶安全提供多重保障。
对于第一次接触动能回收驱动模式的客户,也可以在“驱动”的设置界面将停止模式设置为“慢速”,将加速模式设置为“轻松”。会获得更轻松的驾驶体验。
相当多的客户在熟悉几天后会更喜欢能量回收模式。
对于特斯拉的说法,一些接触过特斯拉动能回收功能的车主更是不满,强烈反对特斯拉的做法。网友的评论也是一边倒,不支持特斯拉强制车主接受动能回收的做法。
此外,有网友表示:
特斯拉此举是为了任意改变车辆的行驶和制动功能,需要上报工信部。另一位网友表示,特斯拉此举是为了增加车辆的续航能力,从而迫使所有车主使用动能回收功能。
更值得注意的是,之前很多车主经常质疑的“失控”问题,可能是特斯拉的动能回收功能造成的。
已经指出,当车辆通过崎岖不平的道路或转弯时,“能量回收”功能会导致后驱动轮打滑,导致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
因此,博世的iBooster将停止“能量回收”,并启动一个滑移控制功能来加速驱动电机。
上海内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CEO陶喆在最近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100人大会”上的发言中提到,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改变了用户驾驶汽车的方式,这将导致更多紧急情况下的安全事故。
也有报道称,在一些温度较低的地区,由于电池温度较低,动能回收系统被削弱,导致车主在一个踏板上继续行驶时产生“意外加速”的错觉。
综上所述,对于特斯拉的“动能回收”系统,很多车主都说车辆可以提供,但是强行让车主使用,肯定是拒绝了。然而特斯拉做到了这一点。在这场“对抗”中,特斯拉和车主最终会妥协哪个,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