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苹果公司多年来一直在开发代号为“泰坦”的自动驾驶电动车项目。有了新的进展。车云细菌从国外媒体了解到,苹果发布了300多条与汽车相关的招聘信息,包括电池电源管理、安全建模工程、电机控制集成、校准工程师等。目前,苹果一直在不断增加招聘电气工程人才的频率,这可能表明苹果制造汽车的意图越来越清晰。
据分析公司GlobalData称,这些工作都是为苹果公司的特别项目团队做的,该团队是苹果公司内部负责开发大型创新项目的组织。但这些职位只是苹果招聘的一小部分。
据韩国媒体报道,现代汽车正在与苹果谈判合作,双方可能会就电动自驾汽车的生产进行深入讨论。最初,现代汽车有限公司透露将在3月前与苹果汽车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在其佐治亚工厂生产苹果汽车。
现在2021年,是苹果发布“泰坦”项目的第七年。这个“命运多舛”的项目在运营了两年后就戛然而止,但苹果并没有放弃造车的决心,“泰坦”项目开始见光。目前各种关于苹果造车的猜测,都是风吹雨打。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苹果应该选择放弃打造自己的车,转而去汽车公司做代工工作,提供自己的关键技术。
苹果为什么要造汽车?
其实很好理解。作为一家资金和技术都领先的公司,苹果会涉足任何领域都不足为奇。此外,从苹果目前的情况来看,2万亿元的市值包括用手机、电脑、数码产品等3C产品打造的规模。如果要进一步发展其科技公司的能力,那么“整车制造”领域自然是苹果要进入的目标。
而且今天的汽车行业正处于“大变革”,特斯拉等一批新动力企业纷纷入圈,预示着未来的汽车行业将从传统走向自动化、智能化,提到科技智能化是苹果的强项。所以,似乎苹果注定要造一辆车。
“硬件”是关键环节
现在智能驾驶舱的概念被广泛提及,但说到哪家公司占了上风,苹果的话语权太大了。众所周知,在手机领域,苹果有两大优势:ios流畅的操作系统和自主研发的芯片,苹果可以无缝移植到车上。试想一下,你开的车用的是同一个苹果id,唤醒的是同一个Siri,是不是基于车载OS控制传感器,空调,音响,座椅等等。苹果车可能是除了手机之外的第二个终端,让人们融入苹果的生态。
在“泰坦”项目中,苹果还为其申请了多项新颖技术专利。亮点是AR HUD(增强现实挡风玻璃)真的是颠覆性的体验。它以挡风玻璃为大屏幕,所有车辆信息、导航、路况都会投射在玻璃上,将驾驶体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其实实时路况的功能只是个开始。更酷的是,司机还可以根据这个挡风玻璃识别前面的建筑,并随时打开导航功能。不仅如此,这个挡风玻璃的主驾驶座还可以用来视频通话,可以在副驾驶位播放流媒体视频。听到这里,你会不会注意到声音和触摸的互动方式并不是瞬间就香的?总之,车云预言,在时间和地点上具有优势的苹果很可能定义下一代人车交互。
“软件”为王
说到自动驾驶,芯片技术无疑是苹果最大的优势,也是苹果与所有竞争对手拉开距离的核心武器。要知道自主开发芯片的人力、财力、时间成本,除了特斯拉,都是Mobileye和NVI
DIA这些供应商把控,所以,苹果在自己开发研究芯片上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苹果在打造定制化的自动驾驶芯片上与台积电合作,作为参考,苹果在前不久发布的M1芯片上,得到了业界一致的好评,在性能、功耗以及工艺相较于同级芯片有着不小的优势,值得一提的是这块芯片并不局限于手机领域,只要稍作修改就能应用于汽车座舱甚至无人驾驶,并且有还具备快速迭代的能力。
在感知系统上,苹果汽车采用大量传感器融合的方案,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以及摄像头都有应用,此外,也会尝试将车内的智能设备进一步升级。苹果曾在2019年的就对“安全带”申请了专利,根据描述,这项专利在采用自动驾驶模式后,驾驶者将会有更多的休闲时间,而安全带将担任“操作核心”的角色。像是用手势控制安全带上的感应设置,就可以操控多媒体播放器以及内置麦克风或扬声器,方便通话等。
让人期待,但又并非易事
苹果在智能汽车方面所打造的芯片、技术生态、甚至设计令人心驰神往,同时也打开了人们对于未来汽车的畅想。但苹果汽车还是有他的缺陷:
不仅如此,车云菌认为还有最为致命的关键点在于,此时推出汽车与当年推出手机的情况不能同日而语,后者不用多说,它的出现是智能手机的先驱者。而在汽车这个领域,如今特斯拉已成为了当下之首,再加上自主新势力造车脱颖而出的局面,这些都是会影响苹果的优势所在。
从最初的"究竟是真是假"变成了"什么时候问世"
今日,据韩媒消息,苹果公司将向起亚汽车公司投资4万亿韩元(约36亿美元)用于建立生产设施和汽车开发。消息称,苹果和起亚或在2月17日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在2024年推出苹果汽车。近段时间被传的沸沸扬扬的苹果造车消息已经呼之欲出。此消息传出后,起亚股价应声大涨12%。
为什么没与现代签约呢?这是为了避免成为“第二个富士康”,现代汽车方面计划是通过旗下品牌起亚来与苹果进行合作,这样就可以避免其与主品牌关联。有内部人士对此认为,这次的合作有助于提高现代和起亚的整体形象。但从长久来看,或许起亚只会为汽车提供外壳制造,而负责大脑则还是苹果。
未来的苹果电动车很有可能会基于现代集团的电动车平台E-GMP打造,由现代集团旗下的起亚品牌负责在美国生产,而在零部件得供应商上,苹果也会与来自现代旗下零部件商现代摩比斯合作。除此之外,为简化车辆前期设计与测试环节,苹果也会和PSA(标致雪铁龙)、通用汽车合作开发新车。如果未来基于现代E-GMP平台下的苹果汽车市场反响较好,也许苹果还是会考虑让PSA旗下品牌、通用汽车代工造车。
在去年12月推出的现代E-GMP电动车平台,据现代汽车官方给出的数据,在此平台打造中所打造的纯电动车,百公里加速最快不到3.5秒,最高速度可达260km/h,WLTP续航最大能达到500km。另外在充电方面,在800V高压电池平台的加持下,车辆可实现最高350kW的充电功率。
总的来说,苹果与起亚汽车的合作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好处就是,供应链和地理位置。对于起亚母公司的现代集团来说,它在亚洲算的上一个经验丰富的汽车制造商,而亚洲却是苹果供应链扎根的地方,所以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亚洲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中心,所以在种种情况下,苹果与起亚牵手合作这也是情理之中。
车云小结
仔细想想,消费者对苹果汽车有憧憬,这也就说明了对现有的汽车产品并不满意。人们渴望苹果能像当初颠覆手机行业一样颠覆汽车产业。当然这里面困难肯定是存在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苹果汽车如果成功入圈,对于汽车产业来说将是一次洗牌,在未来的发展上鹿死谁手还真的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