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有边界的,华为永远不会造汽车。
自从任在华为内部会议上说出这句话后,这句话迅速成为华为众多高层官员的“统一口径”。
但是,即使华为一再表明“不造车”的态度,谣言也没有停止。
据路透社报道,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华为计划推出自己品牌的电动汽车;华为正在和长安汽车、北汽蓝谷洽谈代工制造。
消息发布不到十五分钟,华为迅速回应,称公司战略不变。——华为不会造车,专注ICT技术,做智能车增量件供应商,帮助车企造好车。
同样的态度,华为早在2020年11月25日就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公之于众。
当时,还声明任:
以后谁提出造车干涉公司,都可以调离岗位,另谋高就。
此外,另一个传言对象BAIC蓝谷也回应称,目前与华为只有技术合作,不涉及贴牌生产。
华为在汽车领域的探索
雷锋。com(微信官方账号:雷锋。com)了解到,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布局似乎并没有放缓,尽管许多人直言不造汽车。
2013年,华为成立“车联网业务部”,宣布进军车联网。同年,华为发布了自己的ME909T车载模块。
2015年,华为发布了LTE-V综合通信解决方案。
2016年,华为发布了汽车联网解决方案,主要基于oceanconnect和物联网平台,依托华为全球公共云或与运营商合资云提供云服务。
2017年,华为发布了LTE-V2X芯片,并在RSU发布了首款商用C-2X解决方案。
2018年,华为发布了MDC 600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可支持L4级自动驾驶计算能力。——作为计算平台的核心芯片,也是华为自主研发的AI芯片盛310。
在2019年上海车展上,华为与东风汽车合作展示了无人驾驶汽车和5G智能驾驶舱。同时,华为还与纳威福、宁德时报、福田汽车、中汽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与沃尔沃汽车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2020年10月30日,华为在新产品发布会上公布了华为全栈智能车解决方案及其智能车解决方案品牌“HI”。
2020年11月14日,长安汽车宣布与华为、宁德合作打造全新高端智能车品牌。品牌将为用户提供一系列极致体验的智能科技产品,进而将全方位的数字旅游变为现实。
2020年11月20日,华为在正式宣布不造车的同时,也对智能车零部件业务的管理做出了两个重要决策:
将智能车解决方案bu的业务管辖从ICT业务管理委员会调整为消费业务管理委员会,任命王涛为消费业务管理委员会委员。
将消费BG IRB重组为智能终端和智能汽车零部件IRB,将智能汽车零部件业务的投资决策和组合管理从ICT IRB调整为智能终端和智能汽车零部件IRB;任命余承东为智能终端和智能汽车零部件IRB总监。
不难看出,从2013年到2019年,华为从车联网、通信、自动驾驶三个方向,一步步推进和完善。产品形式包括硬件模块、芯片、软件、解决方案等。并对车联网、自动驾驶、5G通讯等车智能做了相应的准备。
可以说,从硬件到软件到集成解决方案,从平台到核心系统,掌握核心技术,以及它最好的通信5G都涉及到了。
虽然华为造车的故事又翻了一遍,但谁知道未来呢?
文章来源: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