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蓝谷计划”押注ARCFOX北汽新能源将在三年内重获第一名

经济观察报记者胡2月24日,蓝谷(600733)发布公告,宣布股东会审议通过《关于子公司与斯太尔美国有限公司签订技术许可协议的议案》号。根据之前的公告,这笔交易的技术许可费是5000万欧元的固定价格。

对于被“七连冠”(连续七年获得国内纯电动汽车销售桂冠)失利消息包围的BAIC新能源来说,这是难得的利好消息。2020年,BAIC新能源销量仅为2.59万台,同比下降82.79%。其此前公布的2020年业绩预亏公告显示,预计2020年上市公司应占净亏损将为60亿元至65亿元;预计扣除后净亏损62亿元至67亿元。

2月10日,BAIC蓝谷发布了2021年1月的生产和销售简讯。数据显示,BAIC蓝谷1月份销量为1072辆,同比下降46.56%。与2020年全年相比,虽然降幅有所收窄,但仍不容乐观。

2009年至2018年,成为中国第一家具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并以北汽蓝谷的名义上市,成为中国第一辆新能源汽车。11年来,北汽新能源虽然在新能源的低竞争下享受了第一个红利,但随着形势的变化,销量不断下滑,内部调整频繁。这两年,北汽新能源负责人的位置连续四次变动。

这一切都是刘宇新事业的起点。2020年底,在BAIC彻底取消其领导下的子公司的改革中,刘玉接任BAIC蓝谷董事长一职。2021年2月初,在以“新机新局”为主题的媒体沟通会上,刘玉首次公开发布了《BAIC蓝谷未来发展战略规划》。“今天是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我们致力于做我们自己,并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建立“蓝谷计划”

刘玉说,将使用三个芯片来推广蓝谷项目。第一个是新工业模式——蓝谷麦格纳,其次是BE21平台——北汽新能源和麦格纳联合搭建的第一个全冗余电动硬件平台。据说通过平台授权,北汽新能源已经赚取了6亿元的平台技术转让收入;三是与华为、宁德时代的联合开发。在刘玉看来,这是BAIC新能源迄今为止的最低点,但也是一个转折点。

相比新发布的以技术合作赚钱为主的“蓝谷计划”,高端品牌ARCFOX Extreme Fox的“跪地”文化和“用力过猛”的服务理念更像是刘玉想要竖起的旗帜。经过半年的反思,刘玉选择的——充分复制了威来的用户理念,以ARCFOX Fox为“试验田”,开创了造车卖车的“第四种模式”,用三年时间将BAIC新能源带回第一阵营。作为第一步,2021年,ARCFOX Extreme Fox设定了销售1.2万辆的“小目标”。

反思过去

“该组织希望能听到枪声的人做出决定。刘玉是北汽蓝谷的董事长。背后是这个逻辑,是集团对二级公司的全面授权。”BAIC新能源党委副书记、发言人连青峰在沟通会上解释了此次人事变动的特殊性以及BAIC正在实施新策略的信息。

对于正在逐步停止销售自有品牌传统燃料汽车的北汽集团来说,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集团的核心。“2020年是北汽蓝谷最糟糕的一年,但是公司的一系列重大改革调整,甚至一些断臂求生的措施在2020年已经基本完成。”连青峰表示,2020年BAIC新能源将重点进行业务调整和资源配置,有针对性地剥离低效无效资产。目前仍处于“国企体制和民企机制”的体制机制重建过程中,2021年将是关键的一年。

然而,当BAIC新能源专注于体制和机制改革的时候,像威来小鹏理想这样的“年轻一代”已经开始走上正轨

在北汽新能源的解读中,北汽新能源衰落的客观原因非常清楚:此前,北汽新能源作为中国第一家具备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真正在合适的时间占据了合适的位置,享受到了绿色公交的“政策红利”,带来了出租车和网络公交车的巨额订单。然而,就连小何也输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公共旅行订单减少,导致消费者意识发生变化。与此同时,特斯拉的碾压效应愈演愈烈。相比之下,特斯拉和新车厂商通过互联网思维或用户思维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和销售数据,而诞生于传统汽车厂商土壤中的BAIC新能源则没有这些。

“在过去的半年里,我和我的团队已经清楚地预见到了今天的情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发现了问题。”刘玉告诉媒体,在过去的一年里,BAIC蓝谷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向“用户驱动”企业的转型上,我们全力打造的ARCFOX Extreme Fox品牌已经成为BAIC蓝谷新发展理念的“试验田”。这个节奏在2021年会继续加强。

6亿技术转让费只是开始?

随着各种力量对新能源汽车布局的深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了不同的“派系”。刘玉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工业车型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传统汽车企业向新能源转型,二是以特斯拉、威来、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三是新型汽车企业的合资项目。目前,BAIC新能源的主攻方向是第四款,——,是一款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R&D对外开放制造中心。

刘玉所指的“第四种模式”是由麦格纳和BAIC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按照493,336,051的股份比例共同组建的蓝谷麦格纳。BAIC新能源的高端品牌ARCFOX极限福克斯就是由此而来

工厂。“蓝谷麦格纳,不仅仅要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而是要打造一个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刘宇称,蓝谷麦格纳由中方投入技术、品牌,并负责营销等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同时利用麦格纳在验证、制造领域的独特优势,实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世界级品质。据悉,麦格纳的历史上只参与过阿斯顿马丁、布加迪、奔驰G、 宝马5系 ( 参数 丨 图片 )这类豪华车型的验证制造。

随着ARCFOX极狐新车正式推向市场,北汽新能源与麦格纳的合作也开始向深水区拓展。此前,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其与麦格纳的合资公司麦格纳卫蓝新能源拟就BE21纯电动汽车产品平台的平台架构、底盘技术等相关知识产权,与斯太尔美国签署《技术许可协议》,交易的技术许可费为固定价款5000万欧元。更早之前,北汽蓝谷曾发布公告,拟就基于BE21纯电动汽车产品平台所开发的ARC-FOXαT车型的电子电气E/E架构相关知识产权,以1.92亿元人民币的技术许可费与斯太尔美国签署《技术许可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斯太尔美国是麦格纳的全资子公司。这也意味着,麦格纳的子公司花钱从麦格纳与北汽新能源的合资公司中买来两者合作研发的技术。据悉,两次交易中,E/E是北汽新能源的自主技术,BE21平台则是由北汽新能源和麦格纳的合资公司麦格纳卫蓝所有。虽然BE21平台为合资公司所有,北汽新能源与麦格纳共享知识产权,但如果麦格纳要用于第三方,就必须花钱拿下许可权。而如今麦格纳将许可权拿下,此举被认为是在为技术出口做准备。

“与麦格纳的合作,完成了平台开放、授权,这个授权已经为我们换回了6亿元的平台技术转让收益。”连庆锋表示。2021年的这先后两次对外技术许可交易,不仅提高了知识产权使用效率,也实现了创新技术的收益转化。

“类似汽车底盘工程开发的知识产权开放方面,已经有一些国内外整车企业在与我们洽谈合作。”刘宇提到。平台开放所带来的规模效应,进一步印证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是平台竞争”的预判,针对此,北汽新能源已经提前实现了对麦格纳的卡位。与华为的合作也是如此。

重回第一

首款车刚上市4个月的ARCFOX极狐将与新造车品牌展开怎样的竞争——这是北汽新能源最受外界关注的话题,也是刘宇面临的最大挑战。而ARCFOX极狐选择了其认为的代价最低的方案——全面复制蔚来的用户模式,在刘宇看来,这是已经经过试错、被市场验证过的消费者最认可的模式。“我跟于立国和王秋凤说:谁骂你别想着骂回去,也别生气。谁骂你,你就卖辆车给他;谁说你不好,你就去给他跪着。“事实上,关于ARCFOX极狐的“跪”文化,于立国也在之前的多个场合都曾阐述过,他甚至直言“跪客户这事,就得用力过猛”。

连庆锋介绍,ARCFOX极狐在去年10月推出首款车型ARCFOX极狐αT,截止到2020年12月,ARCFOX极狐极狐αT累计销量超过700辆,连庆锋对这一颇显单薄的数据解释称,“这些销量仅来源于北京和镇江两家体验中心,从单店运营效率来看,ARCFOX极狐极狐比特斯拉、蔚来、小鹏、奔驰、宝马都更胜一筹”。

北汽方面认为,目前的销量表现不会是常态。ARCFOX极狐极狐汽车副总裁王秋凤讲到,在2020年,ARCFOX极狐极狐αT上市后处于试销的阶段,是在为渠道开拓作出准备。“在2021年,AR-CFOX极狐将围绕22座城市,在6月30号之前开设60家店,到年底将会覆盖40座城市,2022年门店数量将达到150家。”王秋凤说道。

于立国则透露,ARCFOX极狐极狐根据门店建设速度的计算,将在今年12月24日之前高质量地完成1.2万台的交付,进入主流梯队,这也是ARCFOX极狐在2021年的目标,而1.2万台的交付相当于2020年北汽新能源整体销量的一半。在沟通会上,北汽新能源方面同样用明确的目标来表明自己的颓势不会持续,失去的地位还会回来。北汽新能源给自己定下了三年翻身计划:在2023年回到原有行业位置,2025年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北汽新能源之所以在ARCFOX极狐上下重注,目的在于走出企业面临的高端品牌转型困局。“我们的‘蓝谷方案’,立意在开放,定位在高端,视野在全球。”刘宇说,蓝谷方案的其中一个立足点就是和顶级供应商的合作,其中,北汽新能源与华为成立的“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以及与宁德时代共建“1800伏特创新实验室”,将以联合开发的形式为北汽积累更多影响力。

2020年,包括国内五大汽车国企以及民营龙头车企在内,各大车企纷纷推出定位高端智能化的电动车子品牌。上汽集团推出智己汽车、东风汽车集团推出岚图汽车、广汽集团推出埃安汽车,长城和比亚迪的高端电动车品牌计划也已启动。与蔚来相比,ARCFOX极狐显然已错失先机,从众多同样出身“豪门”的新品牌的入市计划来看,ARCFOX极狐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差优势。

同时,沟通会上,北汽新能源称将重塑人才体系,辟谣了近日流传的裁员说法,刘宇表示,公司不仅没裁员,甚至还在招人。其透露称,原宝马品牌总监田川在2月春节前刚入职,出任ARCFOX极狐市场总监,近期还有几位来自“大厂”的人才加盟ARCFOX极狐事业部。此外,北汽新能源工程院的“三电”和智能网联业务部门、北汽新能源的换电业务部门,以及位于镇江的蓝谷麦格纳高端制造基地,近期都在发布招聘公告,大规模招兵买马。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