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李逸
一个健康、有序、健康的市场永远不应该由一个家庭主导。
连续两年摘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桂冠的特斯拉,正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加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3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中国销售新能源汽车11万辆,同比增长584.7%。平安证券表示,在政策方面和汽车公司的努力下,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渗透正在迎来新一轮加速,行业景气度不断上升。
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将迎来真正的竞争局面。以造车新势力和大型汽车产业集团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有望在2021年迎来快速增长期。追逐者正在无限缩小与领跑者特斯拉的差距。随着功能强大的产品陆续上市,真正高手之间的较量将正式拉开帷幕。
诸侯混战,主公摊牌
特斯拉股价在股价和销量一路高歌之后,正在经历一场震荡回调,销售优势相对于其他车企逐渐萎缩。
在过去的一年里,特斯拉的股价呈现出“一年13次”的趋势,股价一度从每股70.1美元触及到每股900.4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最近几天,特斯拉的股价经历了戏剧性的起伏。连续5个交易日后,特斯拉股价于3月9日反弹,飙升近20%。截至2020年3月12日收盘,特斯拉的股价为693.73美元。
在国内汽车市场,特斯拉在保持优势的同时,开始面临国内汽车品牌的竞争。马斯克直言不讳地告诉媒体,特斯拉最大的竞争对手可能来自中国。
造车的生力军,即威来、小鹏、理想,显示出强大的后劲,以上汽为代表的大型汽车产业集团,显示出强大的实力。2020年,SAIC已售出32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中排名第二。今年1-2月,SAIC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8.8万辆,同比增长596.8%,继续位居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
根据该协会的数据,特斯拉依赖于
两款国产车型3款(参数|图片)和Y款(参数|图片)2月份实现销量18318辆。上汽通用五菱依靠
洪光(参数|图片)
MINI(参数|图片)EV以20819辆的销量实现了对特斯拉中国的逆袭,成为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如今,除了洪光MINI EV的销量压过特斯拉之外,更具技术和性能优势的SAIC乘用车旗下R车也纷纷推出抢占市场。
一时间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诸侯混战,高手对峙的局面。
深度培育新四化R车迎接丰收期
特斯拉的成就值得肯定,但不得不承认,在某些领域,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实力明显优于特斯拉。比如特斯拉在美国引以为豪的一些自动驾驶功能没有完全本地化;特斯拉在ai语音体验和软件应用生态上不如R Auto、威来、小鹏。
来自国内阵营的优势会继续扩大。以SAIC为代表的大型汽车工业集团已经进入新四个现代化的收获时期。SAIC乘用车R拥有的世界上第一辆5G智能车MARVELR在两周内收到了1267份订单。
="scrollLoading" width="670" height = "446.0462962963" src="http://dfzximg01.dftoutiao.com/news/20210313/20210313224019_2d21087161f71596e45d9ceb19365f21_6.jpeg">与此同时,上汽集团在智能驾驶技术储备、数据积累、关键算法开发以及测试验证体系方面构建了核心能力,形成了闭环。
在技术储备方面,上汽是国内最早布局智能驾驶的整车企业,基本做到了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在关键零部件方面,全自主研发了iECU和i-BOX;在数据积累方面,上汽建立了分布式车云众包数据采集平台,采集道路环境数据和驾驶行为数据。同时,上汽独立搭建了专用的AI训练平台,形成了数据闭环;在关键算法开发方面,上汽有成熟的团队,在机器视觉、激光雷达、SLAM等关键的算法软件方面都做到了全自主开发;测试验证体系方面,上汽结合国内复杂的道路交通环境,建立了全场景的测试数据库,同时跟同济大学合作共建了用于智能驾驶道路测试的测评基地。而MARVEL R的诞生,更是历经了150万公里路测与路试,35轮集成版本仿真测试,25560个台架测试用例。
今年3月18日,R品牌共创者生态大会将在深圳大运中心体育馆重磅启幕。届时,R汽车将正式发布全新R-TECH技术品牌,包含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三电科技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以及全新重磅车型,全面涵盖行业未来技术发展方向。据悉R汽车将在本次大会上发布包括4D毫米波雷达在内的前瞻技术解决方案,而这一能大幅度提升智能汽车感知能力的技术方案甚至连特斯拉目前都还未能做到商用。
可以说,R汽车并不缺技术实力,也有底气迎战特斯拉。
政策加持,前景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受惠于利好政策影响,上汽等自主品牌具有继续“加速跑”的实力。
根据近日上海市发改委发布的《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以下建成实施计划),实施计划明确指出,上海市将大力支持上汽集团发展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新能源车型销售占比超过30%,集团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超过20%。到2025年,包括R汽车在内的本地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占全市汽车产值35%以上。
在2月25日由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建明更是直接点名了R汽车,“培育提升R汽车等自主品牌价值,带动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做大做强。”
更为重要的是,政策还在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日前,“新能源汽车人才有机会直接落户上海”上了微博热搜。《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明确指出,“对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内外优秀人才,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直接落户、人才奖励等支持。”上海市政府部门更是直接点名了“R汽车”等上海新能源智能汽车品牌。
同时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有理由相信,管理层具备改革创新思维、核心技术研发布局与国家战略深度绑定(“5G新基建”“智慧城市建设”)且践行“长期主义”,新品牌运营具备用户思维、互联网思维的R汽车有望制胜智能汽车下半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