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北京“禁停令”实施第一周,燃油车仍占据充电位置,如何破?

“外面的车都卸到山上了,几百辆车停不下来。如果车位(电动车充电桩)还是不拦油车,那我也不能被打死!”

清明节当天,龚蓓森林公园只开了南门,南北两侧的两个停车场就占了1500多个车位,停车场外的队伍长达数公里。一个电动车车主想问停车场能不能腾出几十堆电动车充电桩给电动车充电停车,停车场管理员毫不犹豫的回来了。

新版《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管理规范》已于4月1日实施,其中明确提到“禁止占用燃油车辆”,“充电站运营人应引导燃油车辆不占用专用泊位充电”。但这些规定在周末和高峰时段是无法执行的,大部分停车场也不会破例管理收费车位。

状态:

高峰时段的收费停车位全部被占用

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北京晚报(ID: wxbjwb)记者走访了白王山森林公园、朝阳公园、沃尔玛山姆会员店等地的停车场。除了北京西站地下停车场电动汽车充电桩停车位外,其他公园和购物中心的电动停车位大部分被燃油车占用。

白王山森林公园北门停车场收费车位被燃油车占用

白王山森林公园北门停车场只有几十个车位,中间有8个电动车充电车位。从早上开放到下午4点多,停车位一直满负荷运行,停车场外经常排起长队。

“再放一辆车进去。”下午2点,陆续有车辆驶出院子,院子里的停车管理员迅速用对讲机通知场外管理员。走的是燃油车,空出来的车位是电动车充电车位。一辆排队加油的车按照指令快速开了过来。车主看了看车位,问管理员:“这个车位,不收费能停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我迅速在停车位停下。

“周末,停车位总是不够。哪里还能空着?”停车场服务员一边忙着指挥车辆,一边解释道。他告诉记者,这些充电桩车位一直都是作为普通车位使用的。“这里充电的人不多,一天可以有一两辆车。”下午两个多小时,八个车位大部分都停着燃油车,连停着的两辆电动车都没充电。直到下午4点,一辆电动车被领进停车场后,车主看到充电桩车位有空位,拒绝了停车管理员“直走”的手势,拐进车位开始充电。这种“意想不到的快乐”让店主觉得自己中了彩票。“孩子做完作业,答应他放风。没想到又是手工做的。”业主告诉记者,他住的小区没有充电桩。第二天他们打算去郊区。他们原本打算去山边的商场买野餐的食物,并收取费用。“商场的收费停车位往往必须相等。这里满满的,真的省了不少事。”

在龚蓓森林公园停车场,几十个收费停车位中只有一个充电桩得到合理利用

在记者走访的有电动汽车充电车位的停车场中,只有北京西站地下停车场的充电车位未被占用。这个地下停车场有数百个停车位,因为很多车辆都停在地上停车场。这里很多车位都是空的,只有出口附近两个通道的车位基本都是满的。

充电车位靠近南出口,但是只有两辆车在充电,其他十几个车位都是空的。每个充电桩车位上方都有一个蓝白相间的标签,明显有“充电桩专用车位”的文字提醒。这个提醒

无奈:

我能找到充电桩,但是我不能移动燃料车

新规范中还明确规定“充电站经营者发现燃油车占用专用泊位充电的,应当通知车主立即离开,必要时通知停车场产权(运营)单位按相关要求进行处置”。但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几乎没有停车场管理员或充电桩经营者的员工在管理收费专用停车位。

电动汽车充电车位不能占用,目前还没有成为共识。记者采访了几十名每天开燃油车的车主。他们都有过占用特殊收费车位的经历,却从未接到过搬家的电话。在十几个同样接受采访的电动车车主中,从来没有人打电话投诉,要求燃油车主移动停车位。有几个司机甚至觉得自己不能放心的要求别人把车开走。“估计就没人打了。”动起来,不是你自己的车位。"

0" height = "360" src="http://dfzximg01.dftoutiao.com/news/20210406/20210406235826_73d5a9c391d1d4d98bebb66e09b34692_4.png">

北京西站地下停车场里,电动车在充电

不少电动车车主几乎都有过电量告急、找到充电桩却发现被占用的经历。王敏曾经在朝阳路附近一家商场地下,一直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终于把停在充电车位上的燃油车耗走,自己开过去充电。期间她曾经向停车管理员求助,管理员只答应她“看到空车位第一个通知你”,却不同意帮忙联系车主,“人家好好地停在车位上,也没挡车,也没占用通道,凭什么让人家挪?”

正因为无法“合法合理”地挪走占用车位的车辆,多数电动车车主只能选择“不充满电不出门”。在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电动车主何军开车去的目的地从来不会离家三十公里之外。“从来不敢把到目的地、路上充电作为选项考虑,再加上路上万一堵车。从来不敢像燃油车那样可丁可卯地计算能行驶的公里数,我们基本只敢在家门口转悠。”

破题:

试试“扫码进车位、超时收占位费”

新规范中还要求,“在停车场内,宜采用智能化、充电停车一体化等新技术解决非充电车辆、电动汽车充电完成后占用充电车位等问题”。这些要求,在目前也很少有充电桩企业能做到,不过在技术上,这些规范都极具可行性。

记者在探访中发现,很多室外大型停车场内,充电桩车位几乎没有任何“特殊化”处理,没有人专门引导规范,也没有限制措施。但也有的电动车企业通过充电车位必须扫码才能停车,充电完成后如果不开走,会收取较高的占位费等措施很好地实现了车位不被占用的目的。

北宫森林公园停车场内,几十个充电车位几乎都被占用

李瑛常去小区附近的一个电动车专用“目的地充电桩”充电,那里有多个交流电慢充车位,停车费也相对便宜。这里的充电桩车位都有地锁,两个车位之间还有地杠分开。车主用微信扫码,并且按要求输入密码等信息后,地锁就会自动放平,车辆才能开进车位。而从地锁放平后,充电桩已经在计算充电时间。当车辆充满电依然没有离开时,这个充电桩还会开始计算“占位费”。这个占位费的设定标准是按照分钟计费,每分钟6.4元。

这两个措施在日常运行的时候非常有效,李瑛告诉记者,同一个停车场内,“其他厂家的充电桩经常被占用,但是这个厂家的充电桩从来没有被占用过。”这个厂家还另外建有直流电快充的超级充电站,并且都在入口处安排工作人员专人管理,“快充站只服务我们本品牌车辆,别的车不能在这里充电,主要是为了安全。”五棵松附近一家超级充电站的工作人员解释。

“电动车充电车位不是没有,是没有利用好。尤其是充电桩企业不能光想着建个车位就完事儿。”很多电动车车主也希望,借着这个规范的实施,有能力建设充电桩的企业,能够完善配套服务细节,让很多每逢节假日都只能“趴窝”的电动车也能放心地开起来。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明杰

监制:苏越

编辑:张杨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