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在路上的摩托车。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微信公众号“中国是直通车”5月15日报道摩托车行业正在发生变化。
一方面,禁止城市摩擦和摩擦越来越严格;另一方面,各大摩托车巨头都在争夺中国的市场份额。
一方面,摩托车相关交通事故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摩托车驾驶考试热,考场爆满,很多人组织小组“学摩托车”。
这是怎么回事?
返回
北京市交管局近日发布通知,摩托车通行范围发生变化。通知再次强调,北京四环以内道路实行北京B号牌限行,四环以内部分道路实行北京A号牌限行。
去年8月,北京市门头沟区政府发布通知,决定对妙峰山等地区的摩托车交通实行全天限制。
除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27个省市外,还有禁止和限制摩托车通行的路段。
——越来越严格,摩托车还有生存空间吗?
目前,更加严格的驾驶监管对摩托车行业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中国摩托车商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摩托车产销分别为185.6万辆和184.29万辆,产销环比分别增长87.14%和75.07%,同比分别增长29.31%和33.65%。
一季度摩托车出口量80.15万辆,同比增长58.52%,同比增长54.42%;出口额为5亿美元,同比增长62.44%,同比增长67.7%。
从出口来看,中国摩托车出口连续三个月大幅增长,累计出口量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
据公安部统计,一季度新增注册摩托车203万辆,同比增长95.4万辆,增长88.63%;比2019年一季度增加107.7万辆,增长113.08%。
中国摩托车行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有两个原因:一是受疫情影响的基数比去年同期低;二是近两年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市场需求明显回升,其便捷性和灵活性深受消费者喜爱。
中国摩托车商会秘书长张洪波在接受中国直通车独家采访时表示,加强监管对摩托车行业来说应该不是坏消息,但可能会促进行业的整体发展。
张洪波说,禁止和限制的问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摩托车的生存空间。如果企业的投入得不到回报,就会降低整个行业开发新产品转型升级的积极性。这样一来,自主品牌只能面对国外低端市场和农村市场,减少了企业发展空间。
区分
由于销售渠道、摩托车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产销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化。
鉴于一线城市的汽车限购令,一些摇不动号的无车家庭选择考虑无限购的摩托车出行。
张洪波表示,从大排量进口摩托车的角度来看,一线城市和准一线城市的份额和销量远高于二线城市。然而,摩托车在这些城市流行,不仅仅是因为“汽车限购令”。
另外,产销的年龄分化也是存在的。刚刚拿到摩托车牌照的“80后”和“90后”成为推动市场的主力军。与汽车相比,摩托车更便宜,更容易验证,旅行也更方便。这三个优势直接导致更多的年轻人将摩托车作为主要的出行方式。
如今,摩托车仍然是年轻人的一大社交手段。分享骑行经验,在社交软件上拍骑行照片和录制视频…通过汽车和mee交友
4月19日,被誉为“缝纫怪兽”的日本老牌强势企业雅马哈正式入驻顺义,这也是雅马哈在中国的第一家直营店。雅马哈还宣布将进口XMAX 300,价格由之前曝光的6.28万元下调至4.98万元,直接让定价5.3万元的本田NSS350车型变傻。
为了争夺中国的摩托车市场,日系两家公司会毫不犹豫的打起来,未来日系摩托车的对抗不会就此止步。
日本领先的本田和欧洲小品牌雅马哈之间爆发了一场大价格战,胡斯瓦纳抢占了第一个机会,中间是美国部门的“老大哥”哈雷,正在收割ADV车型市场。对他们来说,中国的市场绝不是一个小利润,而是一个争夺未来发展的“蓝海”。
——国外摩托车份额大战变得紧张起来。国产摩托车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夺回市场?
张洪波认为
,进口大贸摩托车在国内市场之所以风生水起,主要得益于中国—东盟自贸区零关税政策,泰国、印度尼西亚的本田、川崎、雅马哈、杜卡迪等大排量摩托车,能够以零关税方式进入国内销售。此外,过硬的制造工艺及水准也使中国消费者认可进口摩托车质量,纷纷买单。在双方互相认可的局面下,越来越多外国摩托车企群起效仿,中国也成为摩托车出口最重要市场。
张洪波认为,大排量摩托已是全球摩托车发展的一大趋势。考虑到国内制造相较于国外制造还存在一定差距,现在开发大排量产品,有助于自主品牌的后续发展,提前营造一些自主品牌的份额空间。国产摩托车企可通过与外企的技术合作、自主开发、代工等方式,补充大排量产品的空缺。
火爆
安驾培训中,驾驶员磨练技术。受访者供图
近来,各地迎来一波摩托车驾考高峰。
由于北上广等多地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过渡期即将在今年集中截止,届时最大车速超过 25km/h 的两轮电动车,都将按照机动车来管理,驾驶者上路必须持摩托车驾照,这让各地驾培学员数量激增。
此外,一些从事外卖、快递业务的小哥,也加入了摩托车驾照报考队伍。
不少地方驾校报名的女性异军突起,且不少学员是“组团报名”。
张洪波称,国内现在女摩托车骑手数量也在增长。女骑手更多购买的是踏板类摩托车,国产的铃木uu、标致姜戈、vespa踏板摩托车等都是女性骑手的首选车型。有些踏板类车型需要订车3个月以上才能提到货,由于芯片短缺,传感器订不到货,产能吃紧已成常态。
“京A话事人”公众号郑张硕认为,近年来女性爱好逐步“男性化”,比如骑摩托车,现在女性也多有涉及。
他也强调,所有摩托车车友即使有驾照也需要多参加安驾培训,技术越高越敬畏,骑行越老实,路面越踏实。
安全
驾驶员行驶在越野路段。受访者供图
一直以来,摩托车在大众心目中是交通事故高发的代名词。在各摩托车相关群聊中,每天都能看到各种骑行事故视频,摩友也戏称为“退圈视频”。
据智研咨询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机动车交通事故发生数量为215009起,同比下降0.5%;其中,汽车交通事故发生数为159335起,同比下降4.5%;摩托车交通事故数为45635起,同比下降0.5%。
2019年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中,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56934人,同比下降2%;其中汽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43413人,同比下降6%;摩托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10474人,同比下降1.8%。
摩托车交通事故虽同比下降,但因事故丧生者数量依旧占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总量的2成左右。
摩托车禁限行政策的确可以保护更多路面参与者的安全,但小客车过剩带来的城市拥堵,也需要部分摩托车的参与才能有序缓解。
——摩托车如何才能真正走进大众心里?
张洪波指出,一段时间以来摩托车往往被当作“炸街”、超速、飙车的代名词,大众对于摩托车存在一定偏见和认识误区。当然,也确实有些“摩友”不重视交通规则,文明骑行的意识不足。在此情况下,两方面都要改善。如何看待摩托车在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中的积极作用,还请用辩证的思维来考量,用探索的方式来解决。
(原题为《摩托车,存在是否合理?》)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