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几年的跨越式发展,新能源汽车正站在“十字路口”。
5月26日,CCTV2经济新闻播出一则新闻报道,称“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电改’窗口”。资本市场上的电力交换概念也是顺应潮流的。
“换电”是一种快速补充电量的方式,不同于“充电”。不再受充电桩的限制,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更换电池模块只需要一两分钟就可以完成,可以获得汽油车一般的驾驶体验。
同时,得益于“车电分离”的销售模式,电力交易所将迅速降低购车成本,有望深入挖掘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的生命周期价值,从而形成新的电池资产蓝海。
“里程焦虑”和“成本焦虑”得到解决,换电模式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热点。在此背景下,吉利、一汽、东风、长安、威来、BAIC等老玩家和新生力量纷纷进入游戏。
更换电站被列为“新基础设施”
保单红利进入集中释放期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9%。这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首个由负转正的细分市场。硬币的另一面是市场由粗放走向精细,汽车公司进入“内卷化”时代。随着特斯拉、宝马、奔驰等国外汽车公司的国产化,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品牌洗牌势在必行。
在这种背景下,许多部委发挥政策“指挥棒”的作用,全面加大“换电模式”。
2020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将“建设充电桩”扩大到“增加充电桩、更换电站等设施”,更换电站被列为“新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4月,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文《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鼓励发展“车电分离”新商业模式。
今年5月,工信部和能源局联合宣布,将于下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电力交换模式试点应用。
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的第一个电力交易领域国家标准也将正式实施。
业内普遍认为,优惠政策的密集发布拓宽了电力交易模式的产业空间,将对电力交易良性创新的商业模式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
以换电模式为重要节点,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也迎来了拐点。在此之前,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补贴主要集中在终端产品上,但随着下滑斜率的逐渐增大,技术进入门槛越来越高,补贴越来越精准,财政补贴政策也越来越成熟。
破解“里程”和“成本”两大焦虑
新能源交换模式的优势突出
业内长期存在的里程焦虑和成本焦虑,与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和汽车企业市值的大幅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
里程焦虑是阻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心理因素。目前主流新能源汽车普遍采用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由于能量密度的原因,很难实现长电池寿命。然而,能够实现超高能量密度和长电池寿命的固态电池仍然存在充放电效率低、使用寿命短等需要克服的关键技术瓶颈,难以在短时间内批量生产。
在动力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之前,换电模式无疑是解决里程焦虑的重要手段。在充电模式下,无论快充还是慢充,都不可能及时完成极压。然而,平均变化模式在thr内
然而,在权力交换模式下,成本焦虑得到了很大解决。根据“车电分离”模式,消费者在买车时不需要为电池付费,新能源汽车用于电力置换的零售价大幅下降;通过租赁电池使用权,消费者可以在汽车维护成本上获得一定的折扣。
更重要的是,电能交换模式可以延伸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价值链,催生一系列新的服务形式。随着换电站的模块化和标准化,动力电池的生命周期管理逐渐成熟。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换电站乃至光伏电站有望深度融合,构建绿色环保的新能源生态系统。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直言:“大多数电动车用户没有固定停车位。充电和更换模式对这些用户具有很高的适应性。集中式电力交换也将减少对电网安全的影响。——将是未来的主要技术。其中一条路线。”
构建电力交换生态
许多汽车公司抓住了新的轨道
出租车、基于网络的汽车等b端市场是电能交换模式的“试验场”。根据罗兰贝格的研究,企业客户(主要是基于网络的汽车租赁和分时旅游服务运营商)占新能源汽车销量的51%。在这种背景下,BAIC新能源等厂商迎合了b面的需求,几年前开始开拓商业市场。在私家车领域探索的代表性汽车公司是威来。
作为本轮“换电轨道”中登、站、电三位一体全产业链生态布局的代表企业,吉利科技于2017年开始研究换电技术,并于去年实现商业化,打通了从R&D到制造再到运营的全链服务。
虽然动力点不同,但打造一个变点生态系统已经成为所有汽车公司的共识。例如
,吉利科技集团与孚能科技、济南产发已达成动力电池、换电网络合作,未来吉利科技推出的新车型将同时具备充电、换电两种功能,私家车用户能与运营车辆用户一起导入换电生态系统中。据了解,目前,吉利科技集团已在重庆、杭州、济南、淄博、苏州、南京等地建设运营,并与广西省、江西省及老挝等国内外地区达成合作协议,累计签约换电站1000+座,被B端出行服务市场广泛认可。
不过,作为新能源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换电站仍存在发展痛点。短期来看,换电模式还面临适配性、标准化等运营挑战,更适宜在运营车辆中推广,是高负载运输车辆电动化的有效方案。但随着换电新能源车国标的落地,动力电池有望迈向标准化,在此背景下,吉利科技集团选择建设全产业链换电生态开放平台,既是借力当前趋势,亦将成为未来趋势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