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茯苓怎么煲汤好喝
土茯苓煲汤的功效有哪些?怎么用土茯苓煲汤?要说土茯苓的好处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解毒散结,祛风通络,利湿泄浊”,具有了解很多关节炎的人都是使用土茯苓煲汤治疗好的。
三米土茯苓汤 材料:柴鱼、白茅根、茶树菇、洋薏米、生薏米、熟薏米、芡实、蜜枣、桂圆肉、土茯苓、知母肉,加入瘦肉、排骨或鸡。 做法:将材料放入12碗滚水中,煲约1个半小时便可饮用。
功效:薏米、土茯苓等材料,有助舒通血脉、降胆固醇、解毒消肿、祛湿通络。适合家中老人家饮用一款温和汤水。
土茯苓粥 原料:土茯苓10-30克,生米仁50克,米50克。 做法:先用粳米、生米仁煮粥,再加入土茯苓(碾粉)混煮沸食用。
功效:土茯苓性味甘淡,平,清热解毒、除湿通络。 提示: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适用于痛风的防治。
小编提醒:肝肾阴虚者慎服。 绿豆土茯苓糖水 材料:绿豆50克,红糖适量。
药物:土茯苓50克。 功效:祛湿热,解毒凉血。
做法:绿豆洗净,土茯苓洗净,加水6碗煲至豆稔,加红糖,再煮片刻汤成,可饮食。 说明:绿豆有解毒清热作用,加土茯苓祛湿利水,使疖疮加速愈复。
2.鲜土茯苓 怎么 煲汤
土茯苓能够除湿,解毒,通利关节。
事实上旧时土茯苓汤是用来治疗比较严重的疮毒的,据说,土茯苓为治疗梅毒的要药。《本草备要》称土茯苓:“治杨梅疮毒,瘰疬疮肿。”
虽是治疗梅毒,但对于一般的“湿热”,土茯苓汤的功效更为明显,现主要用于治疗湿热疮毒,因此常与白藓皮、地肤子、苦参、苍术等配伍同用。 在众多的祛湿汤类中,土茯苓煲龟是民间一道很有名的菜谱。
据《本草纲目》记载土茯苓具有“健脾胃,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而乌龟的功效则大补阴虚、治劳倦内伤、四肢无力。土茯苓配以乌龟,一清一补,加上黄芪、枸杞、淮山、红枣、党参,更加强了其清利湿热、解毒利尿之功效。
不过,祛湿土茯苓不一定非要煲龟,在此我们介绍两种汤料: 土茯苓煲猪骨汤 原料:土茯苓50克、猪脊骨500克、扁豆15克、赤小豆15克、蜜枣三粒。 制作:猪脊骨洗净,加水煨汤,撇去上层浮油,待煎成3碗左右汤时,捞出猪骨。
土茯苓洗净,切片用纱布包好,与洗净的扁豆、赤小豆、蜜枣等一道放入猪骨汤内,煮至汤约剩2碗时即可。 该汤具有健脾利湿,补阴益髓的作用,尤其适用于有糖尿病者。
猪骨,性味甘、平,能壮腰膝,益力气,补虚弱,强筋骨,是补肾佳品。据《本草纲目》记载:“服之补骨髓,益虚劳。”
土茯苓炖水蛇 原料:土茯苓10克、水蛇仔50克、红枣两粒、姜一片。 制作:水蛇切段洗净,用滚水飞水待用。
土茯苓刮皮、切片,将红枣、姜片、水蛇段和土茯苓片全部放入炖盅,猛火炖3小时,饮用时加入食盐调味。
3.伏苓适合和什么一起煲汤
茯苓是解毒除湿极好的食材,煲汤养生,推荐三种做法搭配煲汤。
一 冬瓜伏苓汤
材料 冬瓜,伏苓,赤小豆,扁豆,薏米
1.冬瓜去籽切块;土伏苓汤料、赤小豆、扁豆及薏米洗净。
2.将所有原料放入电砂煲中,加入适量清水煲2小时即可。
功效:除湿解热
二 伏苓三豆汤
材料 伏苓,扁豆,赤小豆,袪湿豆,猪肉,姜1片,盐
1.猪肉洗净后切块焯水;扁豆、赤小豆、袪湿豆洗净用清水浸2小时;土伏苓洗净。
2.将土伏苓、扁豆、赤小豆、袪湿豆、猪肉、姜片放入电砂煲中,加入1升清水煲2小时。
3.加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除湿补气
三 伏苓薏米瘦肉汤
材料 伏苓,薏米,瘦肉,姜1片,盐
1.瘦肉洗净后切块焯水。
2.土伏苓及薏米洗净。
3.将土伏苓、薏米、瘦肉、姜片放入电砂煲中,加入清水1升煲2小时。
4.加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除湿健脾胃
4.茯苓的食谱
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哦!
茯苓饼
主料:糯米粉200克,食养家茯苓200克,芝麻10克
辅料:白砂糖100克
做法:将食养家茯苓磨成细粉,加米粉、芝麻、白糖加水适量,调成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薄饼即可。
效用:健脾补中,宁心安神。适用于气虚体弱所致的心悸、气短、神衰、失眠以及浮肿、大便溏软等。
乌鸡茯苓汤
材料:乌骨鸡750克,食养家茯苓15克,陈皮10克,白术15克,山药(干)15克,姜10克,盐3克
做法:
1、将乌鸡洗净,斩成小件;生姜去皮洗净,切片;
2、汤煲内注入清水,上旺火烧开,将乌鸡放入锅内;
3、待沸后撇净浮沫,再放入陈皮、白术、山药、茯苓、姜片,改中火煮约60分钟;
4、待乌鸡熟烂时,将汤倒出,加入精盐、搅匀后即可饮用。
茯苓莲子粥
材料:粳米100克,莲子30克,食养家茯苓30克,枣(鲜)20克
做法:所有材料洗净;再将红枣、莲子放入锅中文火煮烂,连汤放入粳米粥内,加茯苓(晒干磨碎末)粉再煮沸即成。
食养家小贴士:健脾补中,利水渗湿,安神养心。适用于慢性肝炎脾胃虚弱、腹泻烦燥失眠等症。
想要了解更多的茯苓食谱可以去食养家哦~
5.茯苓的食谱
你好,茯苓食谱如下:1、茯苓饼。
茯苓50克,糯米粉200克,白砂糖10克。(1)把全部用料放入小盆内,加清水适量,调成稠糊;(2)在平锅上用文火摊烙成薄煎饼,随量食用。
健脾益气,和胃安神。2、茯苓粳米粥。
粳米100克,茯苓15克,味精1克,盐2克,胡椒粉1克。(1)将粳米淘洗干净;(2)粳敉加茯苓粉,放铝锅内加水适量;(3)用旺火烧开后移文火上,煎熬至米烂即成;(4)放入味精、食盐、胡椒粉即成。
健脾利湿;适用于老年性浮肿、肥胖症、小便不利、腹泻等症。3、茯苓猪骨汤。
猪脊骨500克,茯苓20克。猪骨打碎,加水熬汤约2小时,去骨及浮油,剩下3大碗,入茯苓,再煎至2碗,去渣。
健脾利湿,补阴益髓。适用于糖尿病。
4、还可将茯苓粉加入面粉中,按常规做法,加工成茯苓面条、茯苓馒头、茯苓包子等等。
6.土伏苓怎么吃法 鲜土伏苓煲汤
主料
鲜土茯苓
250克
鲜淮山
250克
猪骨
350克
薏米
50克
辅料
盐
适量
姜片
3片
步骤
1.鲜土茯苓,鲜淮山,猪骨,姜片,薏米
2.薏米稍浸泡洗净
3.土茯苓买的时候已经削皮了,回家洗净剁小块
4.铁棍淮山削皮厚切
5.土茯苓,猪骨,薏米,姜片放进汤锅里
6.加足量清水 约2500毫升左右,大火煲
7.大火煲开改小火煲1小时。
8.放进鲜淮山煲10分钟 关火,可放适量盐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