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是现代社会中使用最广泛的交通工具。汽车的诞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种日常无处不在的交通工具的每一部分都蕴含着巨大的利润。
例如,一辆汽车的四个轮胎每年可以为全世界的轮胎制造商创造数千亿美元的收入。说到轮胎厂商,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法国的米其林,但实际上米其林并不是销量最高的轮胎厂商,而是先有别人。第一,创业难
在2019年英国发布的全球轮胎公司榜单中,法国的米其林仅排在第二位,来自日本的轮胎制造商普利司通排名第一,总价值1800亿英镑,轮胎年销售额242.5亿英镑,比米其林高出近30亿英镑。
在人们的印象中,汽车轮胎制造业是欧美最发达的。这家日本公司能超过米其林这么几十亿,说明它的能力很大。事实上,普利司通在轮胎制造行业的知名度很低,但它作为“行业之王”的地位由来已久。普利司通是一个英文名,它的另一个名字叫‘石桥轮胎’,来自它的创始人石桥正二郎。石桥正二郎1929年创业。那时候日本的民族企业就更不用说了,连本土市场都是欧美品牌主导,汽车制造是外国人专属。
但石桥正二郎敏锐地意识到,汽车轮胎制造业背后有着不可估量的市场需求。既然欧美能生产轮胎,为什么日本不能?
然而,他一提出这个想法,就遭到了很多冷嘲热讽。当时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欧美拥有最先进的制造技术,而石桥正二郎只是一个经营服装店的小商贩。他开轮胎厂的想法被许多人认为是不可思议的。
最值得怀疑的是石桥正二郎不是技师,轮胎制造技术掌握在国外厂商手里。石桥镇指望外国人分享他吗?然而石桥镇忽略了这些外在的问题。他与一位对橡胶有很好研究的教授携手合作,不再依赖外国人的帮助,而是学习技术,设计生产线,研究轮胎结构。
令人钦佩的是,聪明而坚韧不拔的石桥镇埋头研究了一年,竟然开发出了轮胎生产线。二、民族品牌
1930年,石桥镇设立的工厂生产了第一个汽车轮胎。这个看似普通的轮胎,在日本制造业的历史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是日本依靠国内技术开发的第一款汽车工业产品,对日本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虽然面对一个已经完全被国外品牌瓜分的市场,石桥正二郎依然充满信心。日本政府也鼓励发展制造业,积极引导市民使用石桥制造的轮胎。石桥正二郎努力发挥自己产品的优势。虽然欧美产品技术领先,但石桥轮胎生产的产品质量并不逊色于其他。更重要的是,石桥轮胎是本土企业,产品不需要进口,可以节省很多成本,价格也更实惠。
石桥轮胎为了自身的“本土品牌”优势,已经竭尽全力,不仅自己做轮胎,还积极推动其他本土企业的发展,为日本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为国内汽车厂商提供优惠待遇,在采购原材料时尽可能支持本土商家。这样的行为自然得到了日本国民的支持。在有利条件和有利条件的情况下,石桥轮胎迅速开拓了国内市场。
但是,在日本还远远不够卖。石桥轮胎的目标是全球轮胎市场。早在他创业之初,石桥正二郎就带领石桥轮胎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但战争迫使这一计划放缓,但石桥轮胎从未放弃海外市场的开发。
石桥镇创始人正次郎去世后,石桥镇家族的子女继承了他的事业。战后,经过一段痛苦的恢复期,日本经济终于又走上了正轨,石桥轮胎获得了再次发展的大好机会。特别是这一时期,日本国民经济水平大大提高,汽车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品。石桥轮胎销量增长数十倍,企业规模迅速扩大,成为日本国内商业巨头。第三,看世界
开拓海外市场的计划再次被提上日程。他们针对的市场是当时汽车人口最多的欧美,但也意味着欧美的市场竞争比日本更加激烈和残酷。
石桥轮胎面对的是米其林、库柏、诺基等欧美老厂商。可惜这些都是日本的老对手。在日本,石桥正弘让他们吃了不少苦头。这一次石桥镇家族的接班人在对手的地盘上,能重现当年的辉煌吗?但是石桥镇家族的人有不怕挑战的勇气。为了抢占市场,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入乡随俗,把石桥轮胎的名字改成普利司通,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积极推广自己的产品。普利司通因其质量好、价格低的优势,成功赢得了许多汽车制造商的青睐。
普利司通虽然面对很多强大的对手,但还是积极与这些对手融合,希望创造一个健康的竞争环境,在竞争中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对于来自陌生国家的普利司通来说,这种友好的交流态度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摩擦。普利司通也虚心向欧美企业咨询学习,向欧美国家学习很多生产技术。
普利司通没多久就正式进入海外市场,技术上和欧美相当。它在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努力在技术上超越其他品牌。普利司通还坚持做最好的购买体验和售后服务,让客户找不到任何故障。有了这样的诚意,很多持观望态度的欧美厂商被普利司通征服,成为其忠实客户。
目前,普利司通已经成为全球汽车轮胎制造业的领导者,从一个新品牌到与米其林竞争。进入新世纪后,普利司通以绝对优势击败米其林,获得轮胎制造业多年销售冠军。虽然竞争对手很多,但根据市场预测,未来十年轮胎市场仍将是普利司通的天下,除非发生意外,这可能是对普利司通开拓精神的最高褒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