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许多大排量自吸发动机逐渐退出时代舞台,导致许多经典车型用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取代大排量自吸发动机。可以说,大排量自吸发动机已经成为汽车市场的“弱势群体”。
另外,消费者买车时,会优先选择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辆,因为在消费者的固有印象中,涡轮增压发动机虽然排量小,但动力强劲,能带来极大的运动乐趣。
既然涡轮增压发动机有那么多优点,为什么硬核越野车爱大排量自吸?
以经典硬核越野车帕杰罗和帕杰罗为例,这两款车都配备了大排量自吸发动机。这时候可能有人会认为,两辆车搭载的自吸式发动机,本来排量就大,动力也比较强劲。如果换成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岂不是多余?
再看看铃木的硬核越野车
Jimny(参数|图片),搭载1.3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排量比市面上大部分涡轮增压发动机都小,但越野性能还是很强的。
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低速时扭矩不足。喜欢硬核越野车的朋友都知道,场地是硬核越野车的家,比如说谈泥坑,爬陡坡。此时最需要的是车辆低速时有足够的扭矩。
涡轮增压发动机一般要达到一定的转速范围后,涡轮才会介入,从而达到瞬时提速的效果。而硬核越野车在复杂路况下通常行驶速度不会太快,所以速度不能满足涡轮介入的需要,自然使用也不会太大。
还有就是涡轮迟滞的问题。众所周知,涡轮增压发动机在涡轮介入时有一定的延迟。如前所述,涡轮机在达到一定速度范围之前不会开始干预。这时候踩下油门踏板,就无法获得随叫随到的动力性能,而且会延迟几秒钟后动力才会随之而来,给驾驶员带来一种后推的感觉。
这种现象就像玩游戏准备放大,还要等冷却时间释放。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与之类似。
如果硬核越野车换成涡轮增压发动机,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在野外遇到一些大的障碍。当你深踩油门时,车速会迅速增加,然后延迟几秒后,涡轮会瞬间介入,汽车会突然冲出,但会撞在底盘上,很容易直接翻车。
最后一点是涡轮在极端的越野条件下容易过热,容易触发发动机过热保护机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降低功率和功率输出。
写在最后
一般来说,涡轮增压发动机在硬核越野车中应用不多。主要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在野外有一定的局限性,自然吸气发动机正好弥补了这些缺点,所以自然成为首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