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中国车已经错过了40年,燃油车的局面已经固定,新能源已经被欧洲“超越”

自主燃料模型很难扭转失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了40年的快速发展时期,国内自主品牌遍地开花,强劲崛起。但现在燃油车时代已经结束,历史并没有给国产燃油车更多的时间去超越国际知名品牌,其销量在中国市场可以说是彻底被打败了。

全球每年售出近1亿辆汽车,中国市场占3000万辆。但这3000万辆车大部分是大众、丰田等合资品牌。国产燃油车销量很难挤进前五,大部分都在低端市场。在高端豪车的竞争领域,车型很少,无法与欧美、日本的豪华品牌竞争。

中国燃油车落后的根源在于中国技术基础薄弱,以及西方国家对发动机核心技术的垄断,使得中国燃油车难以突破三大技术中的瓶颈。

转向新能源,尝试弯道超车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以汽车为支柱产业,走上了以市场换技术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1983年,中国第一家合资汽车企业北京吉普正式成立。1984年,现在四面楚歌的上海大众公司成立。

此后,合资汽车公司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中外汽车企业的合作模式是完全引进国外车型和整条生产线,核心技术由国外人员控制,而中国汽车人员只负责组装和装配。

本来中国车企打算尽快完成汽车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然后推出强大的燃油车型与国外知名车企竞争。但是40年后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但是这块蛋糕大部分被外企和合资车型瓜分,国内的燃油车型真的很难匹敌。中国燃料车型将被击败,这是一个必然的结论。

随着石油化工能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燃料汽车已经成为一种废动力。如今,汽车模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新一代汽车的制高点。在国家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大量补贴的推动下,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率先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希望在弯道超车。前五年,汽车大国德国参议院通过决议,25年后禁止生产燃油车。

继德国之后,挪威和荷兰也宣布,他们的国家将在20年内禁止燃油汽车。印度还宣布,将很快禁止销售燃油汽车。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也表示,他们正在加紧制定停止生产和销售燃料汽车的时间表。各大车企顿时如饥似渴,适者生存。

沃尔沃近日宣布停止推燃油车,丰田汽车表示将在本世纪中叶停止销售所有纯汽油车。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汽车是大势所趋。

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明显的先发优势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汽车消费量大,汽车技术改造缓慢,我国政府首先大力推广乙醇汽油替代纯汽油和柴油,纯汽油车型将逐步淘汰,最终进入新能源时代。我国从新世纪开始推广乙醇汽油,20年实行全覆盖。目前,乙醇汽油的销量已经占所有燃料的1/5。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大自主品牌汽车公司纷纷推出自己设计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率先占领中国市场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在研发技术和车辆性能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电池能量密度低、电池循环寿命短、成本高等关键技术上与欧美仍有一定差距,最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严重不足。

新能源汽车在汽车综合销售市场的比重过低,汽车市场仍基本以燃油车为主。中国自主汽车企业要想在弯道超车,新能源汽车车型必须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一旦国家大幅度降低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甚至完全取消补贴,最关键的是新能源汽车的自主车型能够凭借自己的技术在市场上优质低价生存。

弯道超车的可能性很大。为了实现弯道超车,创造中国汽车企业的辉煌,中国必须全面控制和升级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制造技术,即——、三电、电池、电机和电子控制。目前,中国三大电力技术产业链比较完整。

在电池研发方面,比亚迪、宁德时报、李绅电池已成为生产和销售汽车专用电池的巨头,占据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市场的62%。比亚迪副总裁表示,90%的国内外汽车公司都在与比亚迪讨论电池合作。

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不仅供应国内大部分汽车品牌,还与丰田、大众、特斯拉等国外知名汽车公司建立电池合作协议,可谓内外兼修。我国新能源汽车专用电池由几家龙头企业控股,尚未完全形成多层次、多企业制衡的良性循环。

但总的来说,中国已经控制了电池制造的核心技术,领先世界。在电子控制设备方面,中国汽车公司自主品牌可以充分发展和配置自己,国外电子控制设备正在发起强大的挑战。

电机技术是我国自主研发新能源汽车的短板。目前,自主研发车型仍严重依赖德国和日本的进口变速器。总体而言,中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控制了三大技术,仍有实力跑赢全球。

有被切断的危险,但我们无所畏惧

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比亚迪、BAIC、吉利和威来,正面临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国外新能源汽车的强大挑战。特斯拉Model3在中国一个季度销量达到4.6万辆,车辆价格一跌再跌,在中国市场销量领先。

大众还在中国建立了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并推出了9款新能源汽车。丰田凭借其混合动力技术赢得了巨大的胜利。受疫情影响,加上欧洲国家对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大力补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暂时下降。

不过,没必要悲观。就像中国自发生产的手机和电视一样,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已经安全度过了严重依赖政府补贴的初始阶段,先发优势继续存在。三家电力公司的技术接近世界最高水平。我相信中国车企还是有弯道超车的能力的。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