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买车享受“个人裁缝”。宁启以诸多亮点推动智能制造

凤凰公司智能生产线。南宝荣媒体记者董家勋照片

推进智能制造的效果取决于企业。

在2020年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前夕,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企业,看看他们在推进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独特技能”。

拍一张小零件的照片,看看你看起来是否“直”

进入凤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智能生产车间,“咔嚓-咔嚓”机器生产声不绝于耳,每条自动化生产线最多一名操作人员值班。

透过生产线的外罩,记者看到小塑料片像火车一样在轨道上跳舞,一站接一站,直到它们到达正确的“岗位”。

“怎么会有闪光?一闪一闪的,就像走在星光大道上。”面对记者的提问,操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摄像头检查,就是对小零件拍照,自动检测零件是否符合标准。

车间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将金属零件和塑料零件组装成不同产品类型的各种电气元件,并进行测试。“每个货架上都有传感器,可以随时智能补充。并将生产数据上传到后台,实现网络监控和生产的全过程。”

据报道,目前通过智能化生产,可兼容9000多种定制产品,支持30种颜色,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实现批量定制生产。

公司企业发展管理与智能产业生态副总裁苗景红介绍,公司拥有丰富的机械制造经验、成熟的生产过程控制和专业的智能设备,打造集机械、电力、软件、云平台于一体的数字化产业解决方案,帮助工厂完成从订单到产品包装出货的全过程数字化定制生产。

据悉,凤凰电器将为2020年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云博览会”带来2020年创新产品、行业十大智能解决方案、智能工厂等7个专题展区,全面展示智能产业生态建设最新成果。

选择客户手机上的配置,在工厂定制

“客户在4S店试驾体验汽车性能,通过手机自助系统选择个性化配置,定制订单很快就会到。”SAIC大通南京分公司运营与数字化事业部高级经理赵磊指的是SV51总装车间。

记者看到,一辆车“骨架”依次进入生产线,经过座椅、天窗、门板等一系列组装工序,一辆成品车正式下线。

"生产的一万辆汽车中,有六千辆是定制的。"赵雷现场演示了自助系统。除了动力总成等基本配置外,颜色、座椅、轮毂造型都有多种选择,可以随机组合,同时生成具体价格,突破了传统的造车模式。

一辆智能送料小车“唱”了一声,迎面走来,只看到它依次停在各个工位,操作人员把需要的材料拿下来。“每个工位组装什么材料,比如客户定制的不同颜色,都实现了智能化操作。”赵雷介绍。

机器人抓住天窗,并在机器人抓住座椅后将其发送到安装站.在这个智能车间里,机器人和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随处可见。

客户买车最关心的是质量。记者发现,车间对车辆生产质量的监控非常严格。

高精度枪将坚果放入车内,将相关数据上传至系统进行监控;车辆下线后,必须进入“光廊”,在检测线接受质量管理体系的“检查”,检查项目全部电子化;通过测试后,你必须去测试跑道,接受最后的测试.

机器人生产机器人,效率提高了30%以上

在大型生产车间里,几乎没有任何痕迹

这是记者走进南京爱斯顿自动化有限公司全自动化生产车间时看到的."这是中国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工业机器人装配生产线."Eston机器人产品总监张野说。

张野表示,整条生产线不依赖人的技能,实现全自动装配,保证了齿轮等零部件的装配一致性,一次合格率较高。通过工业机器人装卸等智能操作,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

“我们既是工业机器人的生产者,也是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者,能够深刻理解使用者的痛点,从而提高机器人的可靠性。”张野说,车间是去年投产的。目前配备工业机器人近30台,最大年产量8000台。

据了解,南京易思通实行全产业链布局,自主研发生产控制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高端多关节机器人占公司总销量的80%以上,在国内多关节机器人本体厂商中排名第一。

据张野介绍,目前公司拥有工业机器人本体产品和标准化作业单元产品。“机器人和工作单元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焊接、机床装卸、搬运等。涵盖汽车及零部件、3C电子、光伏等行业。”张野告诉记者,由机器人本体、自动化设备和信息系统组成的新型机器人标准化工作单元,大大降低了现场安装调试成本,提高了安全性。(荣传媒记者徐宁)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