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车展洞察|广州车展:抨击独立车企高端

11月21日,北京迎来了第一场雪,28的广州热浪有增无减。

在不景气的2020年,汽车公司正在用他们的看家本领来换取来年的“暖阳”。

广州车展第一天,

广汽集团正式宣布广汽埃安独立运营,

承担品牌定位的使命,与广汽传祺共同形成广汽自有品牌的“双子”;在此之前,东风推出了高端新能源品牌蓝兔,BAIC推出了ARCFOX,SAIC推出了R标。

在燃油车时代面临冲高失利的自主品牌们,再次掀起了“冲高”浪潮。

高端化“闯关”

“长城不走高端就快死了。”

2014年,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一次投资者会议上反复强调了这句话。而这似乎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的冷淡,豪车品牌和合资品牌的价格不断下降,侵蚀了自主品牌的发展空间,成为每个汽车企业的必然话题。

事实上,从2008年到2012年,自主品牌经历了一轮集体“高端”尝试。初期包括华晨中华尊驰、奇瑞东方之子、江淮岳斌等。主要是推出高端车型。但之后由于品牌、产品等种种原因,大都铩羽而归。

其中,总部位于安徽芜湖的奇瑞汽车在高端方面尤为执着。奇瑞汽车成立10周年,与以色列集团合作,共同打造观致品牌。2009年发布高端乘用车品牌瑞琪,2018年推出星途品牌。奇瑞冲击高端的野心从未停止,但奇瑞除了不断交学费外,从未成功过。

2014年,独立“浪潮”终于迎来了好消息。

那一年,长城和吉利“开了一个新灶”,打造了自己全新的高端品牌WEY和柯灵,成功进入梦寐以求的领域。

长城WEY和吉利柯灵的诞生,给了自主品牌的高端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即使在汽车市场环境疲软、汽车行业调整期、合资品牌价格持续下行探索、五国六国切换等多重外部负面因素的影响下,这两位先行者也稳定了自己的地位。

根据吕锋汽车的检测数据,2019年长城WEY销量为10万辆,同比下降28.28%,但凭借前两年的出色表现,累计销量超过30万辆。

仍成为第一个累计产销超30万辆的自主高端品牌。

吉利柯灵在2019年增长迅猛,最终实现年销量12.8万辆,同比增长6.4%。

一汽红旗也是高端自有品牌的“种子选手”。

这个由中国一汽集团直接运营的高端汽车品牌,今年销量超过15万辆,成功进入奢侈品牌阵营。其高端价位可与国外豪车媲美,如定位于新时代C级豪华旗舰轿车的红旗H9,官方指导价30.98 ~ 53.98万元。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自主品牌高端化是大势所趋,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起步较早的自有品牌基本完成了资本和技术的原始积累。之前主要使用的中低端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市场呼唤高端机型。WEY和LINK顺应了这个新的市场需求,他们的产品足够强大,所以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然而,在最初的成功背后,其实还有很多隐患:比如,独立高端下的各类产品的性能和价格过于接近,这种同室操戈的状态,对于好不容易杀出重围的高端品牌形象着实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自主高端品牌在品质、技术、品牌调性上有所提升,但由于母品牌根深蒂固,消费者很容易将两个‘兄弟车型’相提并论。如果没有其他的附加值,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样的高端品牌调性似乎已经被母品牌冲淡了。”

借力新能源是否良丹妙药?

面对难以“立足”的高端市场,很多玩家选择了“另辟蹊径”。

随着新能源和智能的浪潮,汽车价值面临重构。

在燃油车时代频频冲高却几乎未有成功案例的车企们,正密集发力三度冲高。

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广汽集团宣布广汽新能源更名为广汽爱安,pos

车展前夕,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宣布,长安将与华为、宁德时报联手打造全新高端智能车品牌,其高科技高端智能产品即将上线;

在广汽和长安冲向顶峰之前,东风已经推出了高端电动品牌蓝兔,BAIC推出了ARCFOX,SAIC推出了R标。此外,10月,SAIC被曝推广电动智能汽车“L”项目。

可见,这些传统车企冲高的主战场发生了转移,借力新能源成为了新的选择。

一方面,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持续支持使汽车公司看到了新的机遇。此外,中高端市场出现的威来、理想、小鹏等新的造车力量,也让行业感受到了通过新能源走向高端的信心。

“其实自主品牌发展高端电气化是有很好的外部基础的。”

有业内人士指出,从产品和配套水平来看,传统OEM在电池和电机领域有更好的硬件基础和更好的配套资源。此外,由于电动汽车的专利相对开放,电动汽车自主品牌的机会更多。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品牌高端化会比较轻松实现。

众所周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传统燃油汽车市场小,所以高端市场的“蛋糕”板块会更小;另一方面,大量中国人购买电动汽车是因为成本低,而高端产品不满足这种消费者需求。

此外,这个“花式”的宝市正涌入越来越多的玩家:不断降价的特斯拉、威来、理想等具有先发优势的新势力;最近,大众的纯电动汽车ID.4也在中国市场投入生产。这辆车将在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生产,预售价格为25万元。数据显示,ID.4基于大众的纯电动模块化平台MEB。续航里程550公里,竞争力不容小觑。

“低端上行”和逆流而上一样难。

“但宁可干着也不能坐着等。”

在今天的市场演变中,当增量竞争转化为股票竞争时,市场集中度会向顶端倾斜,自主品牌的“向上进攻”势在必行。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