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各大车企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电动汽车在国内市场的增速也非常明显。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1-10月,中国新能源累计批发量约为78万辆,同比增长-6%。其中,10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突破14.4万辆,较上月增长15.9%。
在欧洲市场,新能源市场也经历了爆炸式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10月,欧洲电动汽车累计销量约为92万辆,同比增长115%。许多机构预测,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11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00%。
国内和欧洲汽车市场的未来值得许多汽车公司期待。虽然新能源汽车受到青睐,但仍有许多消费者害怕新能源汽车,主要是出于里程的考虑。
耐久性是新能源汽车不可避免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部分是电池。电池的容量决定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现在纯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可以在400公里左右,有的车型可以行驶600公里以上。但是现实中,里程达不到。
A00、A0、A、B、C的功耗实验表明,每100公里平均功耗在30~80km/h时为15kWh/100km,0~30km/h时为20kWh/100km,80km/h时为19kWh/100km。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的速度范围在30~80km/h左右,是一个比较好的经济行驶范围。
电动车高速行驶的弊端更加明显。理论上,车辆高速行驶时,以120km/h为例,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所需的功率理论上是60 km/h的8倍,为了克服风阻,电机需要提供更多的功率,增加了功耗。同时,为了达到120km/h的速度,电机也需要更多的电流支持。所以高速行驶时,实际里程会变得极低。
因此,纯电动汽车的里程数将是未来制约新能源汽车销售的重要原因之一。
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不可阻挡。但随之而来的是对其安全性的担忧。一直以来,人们都在饭后谈论新能源汽车的火灾,因为每隔一段时间,你就能在网上看到某个品牌汽车的火灾,激烈而震撼。
10月27日晚,一辆车“停在同一个地方,处于未充电状态时爆炸”。爆炸威力巨大,周围很多居民都感觉到了强烈的地震。事后回应自燃是动力电池质量问题,启动召回机制,共1282辆。
2019年4-6月,上海、武汉发生多起自燃事件。今年6月,4803辆ES8电动车因电池安全被召回。2019年4月21日,上海一辆特斯拉S型在地下室燃烧爆炸,导致自身完全毁坏,周围多辆车受损。
从头部新建事故来看,2019年初以来的24起事故中,有14起与自燃有关。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在全球智能出行大会上表示,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火灾概率为万分之0.49,2020年为万分之0.26。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安全性有待提高,一些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池往往存在问题。据宝骏E100车主介绍,2018年购买的宝骏E100在冬季无法充电,只有在室温超过10度后才恢复充电功能,对使用体验非常不好。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可用性是汽车公司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国产电池突破
专注于动力电池,国外车企也成立了专门的部门研究电池。我国动力电池技术进步迅速,技术路线多元化发展,形成了磷酸铁锂、三元、圆柱等多材料、多类型体系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乘用车解决方案部总裁林永寿认为,高度集成技术是电池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减小了尺寸和功能,还降低了动力电池的成本。未来,Cell to Chassis的设计将进一步实现高集成度,整车重量可降低8%以上,动力系统成本可降低20%以上,电池寿命可提高40%以上,里程可达1000公里,每100公里耗电量可降低12度以下。林永寿说。
新能源汽车的很多痛点,比如续航时间短、充电慢、衰减快、售价高、安全性差、残值低,都开始慢慢改变。
未来,新能源企业仍是汽车的发展方向和新的增长点。只有电池有了质的突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才会超过燃油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