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对告诉它的法官,不仅在证券的市场价值上相互竞争,而且在动力电池的装机容量上相互竞争,在电池安全针灸的问题上相互竞争。他们在刀片电池和CTP的创新上下了很大功夫,就连各自的供应商也在不断施展神通,刷存在感。
01
此前,宁德时报抛出近200亿元的固定涨幅,计划通过证券投资方式,投资境内外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上市企业。今年9月,宁德首次投资,向旗下锂电池设备供应商先锋智能认购25亿元,成为宁德第二大股东。于是,业界纷纷猜测宁德时代第二次投资谁来花,引起了宁德时代供应商的极大关注。
最近宁德时代的隔膜供应商频频行动,颇有点“羊碰运气”的味道。11月25日,为了进一步满足下游客户对隔膜镀膜产品的需求,促进隔膜基膜、镀膜加工、镀膜材料的产业协同,普泰来宣布计划投资5亿元在四川省邛崃市成立四川卓琴公司,投资2000万元成立四川吉敦公司。
据了解,作为国内最大的独立涂膜分离器加工厂,目前普泰来的涂膜分离器及加工出货约占国内湿式分离器出货的30%,是宁德时代最大的涂膜加工供应商,供货占50%。目前,普泰来已初步形成以基膜生产、镀膜加工、镀膜设备开发、镀膜原料研发生产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布局,未来在镀膜隔膜领域的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增强。
在浦铁来宣布的前两天,宁德时代的另一家隔膜供应商恩杰也做出了一个大动作。11月23日,恩杰宣布控股子公司上海恩杰将收购新米科技76.36%的股权。这是隔膜领域的大新闻。要知道恩杰股份在横膈膜市场份额最大,尤其是湿横膈膜。吃了新米科技之后,恩杰的股份会更大。
自2018年收购上海恩杰以来,恩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隔膜制造商,占据国内湿式隔膜市场的45%和全球湿式隔膜市场的10%以上。为了进一步巩固隔膜的领先地位,恩杰还于2019年收购了国内湿隔膜市场第二大企业苏州李杰。据说从那以后,恩杰给宁德时报的供货量已经占到了75%以上。现在横膈膜“巨无霸”又要买纽米科技了,后者不小。从出货量来看,2019年,新密科技的湿隔膜出货量接近8000万平方米,市场份额为3.4%,位列中国恩杰、中材科技、星源材料、金立新能源之后的前5名。
截至2019年底,恩杰湿式隔膜产能达到23亿平方米,拥有30条湿式基膜生产线。恩杰股份预测,该公司的隔膜产能将在2020年达到29亿平方米。目前,纽米科技隔膜产能为1.2亿平方米。那么,收购后,恩杰股份的产能也将超过30亿平方米。
除了葡萄台和恩杰的股票之外,在11月中旬之前,中材科技在接受投资者调查时首次展示了“肌肉”。据说今年,特别是下半年以来,市场为宁德时代提供了7微米的锂膜产品,中材科协长期单独提供。中材科技目前正在投产的产能接近4亿平方米,到明年年底产能可达16亿平方米左右,希望能实现10亿平方米左右的出货量。
宁德时代的供应商一方面不断刷存在感,一方面比亚迪供应商不断“炫耀”。11月26日,星源物资在互动平台上表示
星源物资其实在宁德时代也是隔膜供应商,但相比恩杰和鱼台,在宁德时代的供应链中所占份额很小;据机构分析,占不到5%。但根据网上一些传言,由于恩杰股票过于“一家独大”,宁德时报有意培养星源材料,以实现对恩杰股票的“制衡”。
02
隔膜在电池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隔膜主要分为干隔膜和湿隔膜。湿隔膜的技术门槛很高,国内能生产的厂家很少,主要用于高端电动车;但干隔膜技术门槛低,厂商多,主要用于低端电动车(比亚迪韩EV等除外)。)。研究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湿隔膜出货量近2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0%以上,占隔膜总出货量的70%以上;湿隔膜已经取代干隔膜成为主流需求。这主要是因为电动车市场对动力电池的高能量密度等性能要求更高,而湿隔膜的成本大幅降低,干隔膜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削弱。
和动力电池一样,隔膜市场的竞争格局也是两极分化,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随着动力锂电池客户的不断扩大,恩杰、星源材料、普泰来、沧州明珠、中材科技等。进行了扩张、收购和合并,各公司的生产能力不断得到释放。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隔膜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
但是,虽然近年来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的比例有所增加,但湿隔膜生产的比例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在降低成本需求的驱动下,可以采用干隔膜的磷酸铁锂电池也在加速回归。目前有特斯拉Model3、比亚迪Han EV、五菱洪光MINIEV、北汽EC/EU系列、上汽通用五菱宝骏E系列、长安欧尚、何忠新能源罗娜系列等纯电动乘用车。都推出了支持磷酸铁锂电池的型号。
据市场人士介绍,由于磷酸铁锂电池既可以使用干隔膜,也可以使用湿隔膜,所以从降低成本的核心驱动来说,干隔膜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如上所述,星源材料成为“比亚迪叶片电池隔膜独家供应商”,似乎印证了这种方法。
从需求方面来看,预计到203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500万辆,相应的动力电池需求将达到500GWh。因此,动力电池所需的隔膜约为90亿平方米。干隔膜和湿隔膜都是增量需求,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大。
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电池中国网,发送的内容不代表此号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