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3.
在传统汽车公司眼里,要打造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必须是高端,连中端都不允许。也许以前品味中低端比较麻烦,靠卖车很难提升品牌形象。一切似乎都是为了“薄利多销”,就像一个农民工。
另一方面,传统汽车公司也很自豪,他们的自豪感比造车的新生力量更丰富。毕竟他们有丰富的造车经验,丰富的技术背景,丰富的用户基础。
但高端之路艰难,这一点在传统燃油车中已经得到验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突然抛弃传统燃油车的高端道路,走向另一边的新能源。成功概率更难估计。
斑马不见了
尽管SAIC不是第一个提出打造全新高端新能源品牌的,但它并没有落后,也没有赶上时代。当然,反应比斑马系统慢得多。这两个合作也给了外面的人足够的话语权。
SAIC的总体情况并不令人信服。早在2014年7月,SAIC和阿里就签署了“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协议。2015年11月,双方成立斑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比例为503,336,050。资料显示,斑马的主要业务是提供智能车载系统,整合了阿里通信、高德导航、阿里巴巴云、虾米音乐等资源。
其实在此之前,智能车的概念就开始被提出来了,但是SAIC和阿里的合作是系统化的,让人看到了一个更完善、更容易、更方便的智能操作系统。因此,其他汽车公司携带的智能系统在功能上与斑马系统有许多相似之处。荣威RX5,价格略高于当时竞争产品的SUV,有斑马系统的加持,斑马系统成为荣威RX5的主要产品优势,使得其销量往往排在SUV前十。
然而,如今智能系统似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颈,尤其是对自主品牌而言。因为他们之前在智能系统上的投入,他们的系统性能基本没有差别。此外,几乎没有汽车公司像荣威一样,将智能系统作为其产品的主要亮点。即使荣威RX5有“全球第一款量产互联网SUV”的称号,现在看来这个称号能发挥的效益并不大。
高端路难走
SAIC总是能比别人领先一步,做得更快,但在斑马之后,很难找到值得称赞的东西。
几年前,荣威品牌基本上站稳了脚跟,然后开始瞄准新能源汽车领域,其中推出了一款名为MARVELX的纯电动汽车。值得注意的是,这款新车价格不低,接近27万元起步价,刷新了当时大家对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价格的感知。
所以当时有两种现象。一个是荣威的厂商对MARVELX极为看好,举办了很多活动。每一个事件都透露出一点消息,形成一个谜,这就是他们对这辆车的信心;还有一个现象是,即使厂家对车的期望很高,外面也有很多讨论,讨论的重点在于价格。
结果很明显,MARVELX成了失败的模型。据悉,在今年的广交会上,MARVELX属于SAIC R品牌,更名为MARVELR,预售价格为22万元,低于之前。MARVELX的失败说明荣威走上了高端道路,宣告失败。无独有偶,SAIC的另一个独立品牌MG也不再像两三年前那么漂亮了。MG 6今年开始下调官方售价,而新推出的MG 5为了节省销量,为了生存,低价入市。
智慧也是坎坷的
今年4月,SAIC首次曝光全新的R标准。r品牌是定位为纯电动汽车的品牌。很多传统会推出一个像这样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品牌。SAIC这样做也是恰当的。
但区别在于,推出R品牌更像是SAIC的无奈之举。要知道荣威开发新能源汽车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趋势是逐渐下降的。另外,万众期待的MARVELX还没有表现出抢占市场份额的能力,因此可能是一种可行的品牌细分方式。
然而,就在外界认为R品牌的推出意味着坚定不移地走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高端道路之际,由、浦东新区和阿里联合打造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品牌“智基汽车”正式启动。
还是老脸。和之前的斑马系统一样,SAIC提供造车技术,阿里提供智能应用和大数据。不同的是,这一次,共同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品牌,是纯电动汽车的品牌。
边肖不禁要问,知基汽车诞生后,未来的R品牌在哪里?除非R品牌面向低端市场,志基汽车面向高端市场?第二,这次合作会不会重蹈覆辙,产品的优势如何体现才能保证长期发展?
汽车侦探有话要说
从定位上来看,智基汽车的品牌优势除了高端,还在于智能。与以往应该区别的是,SAIC虽然在智力上有所成就,一是别人赶上了,二是没有表现出更多的其他优势,智基汽车显然需要审视这个问题。毕竟智基汽车定位于高端、纯电动,比打造传统品牌的燃油车更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