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新车制造势力市值上升背后是泡沫还是硬实力?|动态检查

最近,在美国上市的三家新的中国汽车制造公司威来汽车、理想汽车和肖鹏汽车发布了第三季度报告。可喜的是,三家公司的毛利率都转正了,汽车销量大幅增长。

今年以来,除了特斯拉股价大涨,在美国上市的新造车力量市值也迅速膨胀。对此,有人看好有人唱衰,而三大新造车势力的高估值预示着光明的未来还是泡沫?

新势力的股价在下半年上涨

今年下半年以来,在美上市的新造车势力市值不断攀升,股价数次上涨,11月底达到历史新高。其中,威来股价从7月份最高的7美元涨到55.38美元,涨幅600%;肖鹏汽车的股价从8月份上市的最高价21.22美元上涨至11月23日的72.17美元,涨幅240%;理想车从7月份的16.46美元涨到42.96美元,涨幅167%。

威来汽车市值先后超过宝马和戴姆勒,接近736亿美元。这与去年的情况大不相同。威来的股价去年一度跌破1美元,现在威来的市值甚至超过了比亚迪,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公司,市值全球第四。

肖鹏汽车市值也超过百度,达到460亿美元。

对于中国新的汽车制造力量的崛起,市场有不同的看法。美国卖空机构Citron Research在威来汽车财务报告之前发表卖空报告,认为其业务无法支撑当时620亿美元的估值。

高估值被质疑有泡沫是有原因的,三股新势力正面临特斯拉的严峻挑战。由于降价等因素,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增长迅速。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于2019年底开始生产3型电动车,明年将开始生产SUV型。还将投资4200万元在中国生产超级充电桩,进一步扩大电动汽车的销售。

但威来股价因卖空下跌后再次上涨,对香椽的打压进行了回击。之后,美国银行、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都上调了威来汽车的目标股价。12月1日最新消息,高盛将威来汽车评级从卖出上调至中性,目标价从7.7美元上调至59美元。该行承认低估了威来在电力系统突破、BaaS电池租赁服务以及监管部门激励措施等方面的主导作用,这些是威来在需求持续疲软的汽车市场销量上升的关键,为威来提供了明显的利益。

可见威来的股价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但在11月底涨到最高点后,三大新势力的股价开始呈下降趋势,一起涨一起跌,三大新造车势力的命运似乎比以往更加接近。

高估值下的增长

与高估值相对应,今年三支新势力的表现有目共睹。

据公开统计,今年1-10月,威来、Ideality、小鹏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持续攀升,9-10月总销量已经超过特斯拉。10月份,四家汽车公司在中国的总销量达到14790辆,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为12143辆。

这三家公司都在交付量上取得了突破。第三季度报告中,在交付量方面,借助ES8、ES6两款热卖车型,威来第三季度交付量为12200台,连续两个季度交付量超过10000台;第三季度理想ONE的交付量为8660台;然而,小鹏依赖P7,P7的交付量增加了19倍,8578辆的交付量紧随其后。

12月1日,威来汽车和肖鹏汽车分别展示了11月份的交货量。数据显示,威来在11月份共交付了5291辆新车,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交货量的增加导致总收入的增加。根据财报数据,威来第三季度实现营收45.26亿元,同比增长146.1%;理想情况下,第三季度总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28.9%;小鹏营收19.9亿元,同比增长342.52%,远超威来的理想。

毛利率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自理想ONE交付以来,理想毛利率一直为正,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增长,达到19.8%;小鹏第三季度的毛利率为4.6%,首次转为正值;威来的毛利率也有所上升,第三季度汽车销售毛利率达到14.5%。

总的来说,虽然三大新造车势力仍在亏损,但整体业绩在提升,市值在飙升,这是最好的注脚。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