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estar Polar Star是吉利沃尔沃旗下的高性能电动汽车品牌,发布后被很多人认为是特斯拉未来新能源市场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但是离量产标准还远的Polestar 1是定制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145万的价格实在是无法从硅谷厂商的阵容中挑选出直接的对手。
接下来进入市场的北极星2,勉强算是Model 3的竞争对手。与后者相比,有几个明显的区别,比如Polar Star 2的高性能两厢的身份,与Model 3的明显长轴区别,以及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的独特性等.而且特斯拉Model 3再次实现国内调价后,只剩下第一版还在售的Polar Star 2,几乎没有什么竞争了。
目前对于极星来说,未来能持续全面竞争的产品只有少数。好像只剩下今年2月网上发布的极地星戒了。
作为一款传统布局的纯电动汽车,它将与特斯拉s型同处一个细分市场,3100mm的轴距显示了它与特斯拉的竞争关系。而且像极星2一样,极星护符会采用两厢结构,但在结构配置上,极星护符更接近传统GT轿跑,在视觉表现上会显得比S型更极端。
其实在外观设计的设计上,沃尔沃的大部分车型都是冷冰冰的风格,甚至沃尔沃造的重卡都是以这样的姿态呈现的。现在获得GT coupe的车身结构后,极地之星rule显然可以直接将所谓的‘性冷淡风’转化为极简主义美学的最佳代表。
正面的设计形式让我们想起了比亚迪的韩,通过风帽边缘水平分层的横幅,在上下两层都有一定的对称度。由《雷神之锤》演变而来的分体式前照灯设计现在将T形光带结构分为两部分。紧密贴合发动机罩边缘的设计会让我们想起法拉利488和法拉利波托菲诺的设计。而极星pure的加工方式更为扁平化,会让极星pure在线条的整体运用上更加灵活,更接近纯GT轿跑,但没有B柱设计,反而会使其相当。
从侧面看,过大的轮圈会让焦虑患者保持警惕,很多人会担心跑完步后会蹭到轮眉。但侧体最有意思的部分不仅在于轮眉和轮圈,还在于侧裙。黑色硬塑料环绕材料在门板上很显眼。虽然低底盘间隙处置无法带来强大的道路通过性能提升效果,但扰流板带来的视觉韧性、行驶时的防刮擦效果和车身稳定性控制效果,依然体现了底盘周边设计的实用主义。
室内设计
极地卫星方案的驾驶舱中央控制台处理将比特斯拉S型的设计更容易接受。
传统的仪表盘和中控面板的组合在相对位置和布局模式上没有进行调整,但是全LCD的显示模式还是符合现代发展的。沃尔沃对于立式全LCD触摸屏一直很专业,但12.5寸数字仪表盘和15寸触摸屏结合后,宝丽来prerude在技术上势必更进一步。可惜拍立得只是确认了这方面的安卓车载系统,具体量产功能还没有正式公布。
言传身教也是环保纯电动车。除了性能输出零排放外,大部分客舱设计都是由可再生材料制成的。天然亚麻纤维复合材料将用于室内门板、装饰板和座椅,利用聚酯塑料瓶、软木纤维等相关产品开发的创新材料将广泛应用于前挡板等连接结构。
作用设计
外部设计中的一些细节可以反映许多与智能地带系统相关的信息娱乐和驾驶辅助硬件。
在辅助驾驶方面,替代传统进气格栅和新能源汽车封闭格栅的透明面板提供了双雷达传感器和单高清摄像头,可以继续发挥全景图像监控系统和辅助驾驶系统组件的作用,也提供了更广阔的驾驶和观察视野。
侧车身上的传统车外后视镜已经被广角摄像头取代。目前还不知道外部后视摄像头的大规模生产会如何。
评价在最后
在具体动力总成还没有公布的情况下,极星言传透露的设计和信息还是值得等待的。然而,如果北极星在价格上无法与S型拉开差距,很难想象它想在BBA逐渐青睐的纯电动汽车市场分享一份豪华大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