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搜狐汽车汽车先知
作者|李伟
编辑|马良
成为小众车型的硬核SUV,近年来在国内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6年,
兰德酷路泽(参数|图片)停止国产;2019年,
Jimny(参数|图片)随铃木退出中国市场;2020年,丰田普拉多(参数|图片)将不再跟随国家六款;2021年,三菱
帕杰罗(参数|图片)也有望彻底成为历史.而随着这些在国内市场辛辛苦苦几十年的硬核SUV“离世”,很多车迷都后悔了,比如奔驰。
g级(参数|图片)、路虎Defender、牧民等传统硬核SUV纷纷被取代,福特野马、坦克300等新硬汉从后面走来。那么这些硬核SUV的‘死’和‘新生命’背后有什么取舍呢?未来的硬座SUV市场前景如何?
核心要点:
1.随着驾驶场景的不同,硬核SUV的消费者也在发生变化。
2.硬核SUV逐渐变成了‘结果导向’,而不是英雄。
3.中国品牌硬座SUV的发展是从默默无闻到学会包装的转变。
你能给硬核SUV多大的市场空间?
说到硬核SUV应该出现的地方,人们可能会更多地想到沙漠、戈壁、丛林,或者川藏线沿线糟糕的路况。因为只有这些场景才能充分发挥传统硬核SUV的效果,比如差速锁,低速分动箱,空载车身。
但实际上,在硬核SUV 90%的寿命里,这些“特殊技能”的车辆基本都是在城市平坦的铺面公路上行驶。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开着传统的硬核SUV不走,笨重的车身,巨大的油耗,糟糕的视力,破旧的骑行舒适度,足以让司机抓狂。
但是为什么还能如此频繁的在城市看到硬核SUV?
其实早在几年前,对于很多不熟悉汽车产品的富裕消费者来说,似乎放多差速锁、低速扭矩放大、全地形反馈系统、非承载式车身等等都不是这些消费者所关心的。他们想要的可能只是一辆回报率更高的车。
当然,随着国内消费者对汽车产品认识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车迷参与其中,强大的越野能力也能成为车主们聚会时的谈资。这时候那些带横梁和分动箱的硬核SUV就能在七五个大城市的SUV中脱颖而出,成为现场最闪亮的主角。
硬核SUV已经逐渐转变为“以结果为导向”。虽然我们在街上仍然可以看到很多硬核SUV,但我们仍然无法阻止一些硬核SUV退出市场。如文章开头所述,国内很多已经停产或即将停产的硬核SUV,这些日系主导的产品,大部分都是受到了技术比较老的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打击,皮实,制造耐用,驾驶还不错。这个工具车属性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此时,硬核SUV的产品理念正在悄然向‘结果’转变。以路虎Defender为例,第一代车型来自农用车,其耐用性和舒适性也是基于此设定的;但现在,换了空气悬架、承载式车身、双增压轻混发动机后,全新的卫士就成了狂热的越野粉眼中似乎并不“纯粹”的硬核SUV。
其实全新的护栏是近几年上市的硬核SUV的典型例子,旨在实现比大排量自吸更强的动力(至少在参数上),比非承重结构更硬的车身,比全桥更长的悬挂等。通过一系列新技术,从而为驾驶员提供更好的越野体验。而这就是硬核SUV今天想要的“结果”。中国品牌硬SUV从默默无闻到学会包装
就中国品牌而言,硬核SUV的发展历史悠久。不仅有充满情怀的北京吉普212,还有哈弗H5、BJ40等车型,曾经或现在都卖的不错。然而,与国外许多硬核SUV相比,国内硬核SUV的发展起步较晚,差距期较长。
随着坦克300的推出,可以看出中国品牌SUV也顺应了硬核SUV产品定位的变化。方正的外观,无载车身,三个差速锁,坦克300具备成为硬SUV的硬条件;3.0T发动机,丰富的舒适配置,充满科学感的驾驶舱,足以为驾驶员提供更加文明的驾驶环境。
说到底
不得不说,随着消费车场景的多样化,传统硬核SUV的单一工具属性已经跟不上时代,逐渐‘消亡’。但随着年轻消费者对个性、自由、时尚等元素的追求,硬核SUV创造了更多新的应用场景,也赋予了它们更多新的价值,从而获得了“重生”。可以说是硬核SUV在主流SUV市场的新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