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具有绿色、安全、环保等突出优势。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变道超车”的重要战略机遇。
今年前三季度,在乘用车保额(即首次新车保额)下降10%的同时,新能源汽车保额逆势而上,同比增长116%,说明新能源汽车对消费市场的煽动力依然强劲。
基于“十四五”计划,作为汽车消费和零部件生产大省,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才能稳步发展,影响深远?
数据图。来源:视觉中国
新能源汽车下乡释放消费潜力
11月28日,住在盐城市草岩口镇大唐村的唐秀东早早来到40公里外的万达广场。同一天,在这个堪称“顶流”的地方广场,举办了“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现在新能源车销量强劲,省油又好看,感觉比燃油车更适合我们买。”
尽管他有所期待,但现场品牌的数量让他眼花缭乱。从2万多辆五菱洪光mini到特斯拉和威来的几十万“大牌”,20多个品牌的近60款车型提供了巨大的选择空间。
这是2020新能源汽车下乡江苏站系列活动的最后一站。9月20日起,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先后进入苏州、台州、常州等地的热门商业广场和公共公园。两个多月来,从传统汽车企业到“造车生力军”的40个品牌和220家新能源汽车销售企业被吸引参加展览。
“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的绿色出行需求,引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城市“下沉市场”是汽车公司的新增长点。”国家电网江苏电力有限公司市场部主任玉龙说。
记者了解到,在疫情严重、经济运行压力大、产业转型升级、汽车市场下滑等多重因素背景下,今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商务部联合发布通知,启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今年已先后在山东、江苏、海南、四川、海南等省举办。数字验证了人们的消费热情——。该省的十项活动吸引了近10万名游客前来参观展览,近900份订单在活动现场敲定。“在活动计划中,我们设定了活动期间全省新能源乘用车超过1万辆的目标,到10月底,目标提前实现。9月,全省新能源乘用车5060辆,同比增长264.5%;10月份,风险数量达到5724个单位,比上个月增长13.1%。”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汽车工业厅)转型升级司司长熊一一统计。
数字并不是类似促销活动的终极追求。从汽车公司积极部署展会,到政府部门千方百计改善工业生态环境,每个人的目标都是在同一个地方最大限度释放消费潜力。
数据图。来源:视觉中国
供求周期平稳,“有形之手”给力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消费市场的大力支持。我省新能源汽车消费的爆发,与疫情好转、江苏居民消费潜力巨大的整体消费形势逐步恢复密切相关。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随着
“11月份,小鹏的销量达到了6400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0%以上。江苏新能源汽车购买力全国领先。”江苏和安徽的汽车负责人严展示了一组数据对比:去年11月,在江苏销售了87辆,今年11月这一数字变成了490辆。公司计划明年在江苏增加10多家门店,力争年销量翻番。
“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品逐渐成熟,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逐渐提高,达到产业爆发期。”省汽车流通协会工作人员表示,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车,没有发动机,速度快,无噪音,舒适;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省钱。在服务方面,许多汽车公司已经终身更换电池。另一个“催化剂”在于持续的优惠政策。
受疫情影响,今年中国汽车出口大幅下滑。为了进一步疏通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供需循环,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有形之手”在疫情期间再次发力。今年以来,我省先后出台了《应对疫情冲击,促进消费补充和潜力释放》和《关于促进我省汽车消费的政策意见》等文件,从落实现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免征车辆购置税、完善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提高“以旧换新”奖励补贴标准、优化汽车消费金融服务等方面,不断“充值”城乡新能源汽车消费。
作为江苏省汽车产业主管部门,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石表示,在此基础上,我省将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支持和创新,加快推广应用,完善基础设施,以更加务实的措施和更大的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产销旺”,使这个仍然“以产定产”的市场转向“以销定产”。
去工业大省,很多“拦路虎”都得破
那么,如何才能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升级和产业链的现代化,使江苏从新能源汽车的“大消费国”走向工业大省呢?
纵观江苏历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13年的1214辆到2019年的10万多辆,年均增长率在190%左右。目前,我省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包括整车、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和制造设备。特别是动力电池和电机电控行业集聚效应明显,充电基础设施也在全国领先,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和核心零部件的重要生产基地。
但江苏作为新能源汽车消费大省,仍然不是工业强省。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整车龙头,缺乏自主生产能力,产业链不完整,关键核心技术环节有待突破。省汽车工业协会特约专家、汽车咨询(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凯多年来观察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他认为,在“十四五”发展期间,江苏应加强电气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避免重复投资和过度投资,提高现有车辆能力利用率,提升整车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补短板锻长板,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技术创新升级;加快省内城市和城市收费设施布局,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进能源供应和互联互通新模式。
“我们必须进一步
纵观江苏各地,从汽车制造到应用推广推广,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全力加快——布局。上月底,国家电网江苏电力有限公司和江苏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全省第一批新能源重型汽车在南京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投入使用;本月初,华晨新日新能源汽车首辆车在无锡举行首发仪式,公布当天发布的两款自主研发的新能源乘用车i03和i03A12月8日,徐州启动“全国首个城市新能源渣车置换运营示范工程”。依托徐工集团与国家电网公司的强强联合,江苏重卡电气化示范应用的帷幕缓缓拉开.
汇点记者傅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