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三大动力系统成为亮点,能否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智能制造网消息新能源汽车不同于传统汽车的核心技术是“三电”,包括电驱动、电池和电子控制。纵观全球,目前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公司都没有自己的R&D三电系统能力。在备受关注的新型汽车制造力量中,每个人都普遍购买它们。比如小鹏的电机来自金靖电气,威来的电池模块来自宁德时代,魏玛的电机来自博格华纳。对于电子控制这样的核心技术,一些企业已经开始积极研发。

动力电池是非常“年轻”的产品。1996年,通用推出了带铅酸电池的EV-1,这是现代电动车架构的原型。从铅酸电池到日本的混合镍氢电池,再到现在流行的锂电池,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都在不断提高。

以锂电池为例,其包装更加灵活,能量密度更高,无疑更能满足车辆的需求。三元锂是目前市场上大多数产品采用的解决方案,电池容量一般在50-100千瓦小时范围内。目前,丰田、特斯拉等汽车公司在延长电池寿命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自主品牌要想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就要尽量提高电池寿命周期里程。

电驱动由传动机构、电机和变频器三部分组成。目前国内外电动车的传动机构都是单机减速,即无离合器,无变速。未来每个电动车企业都会增加传动机构的复杂程度,同时降低对电机和电机变阻器的需求,即提高性能,降低成本。

下一代智能SUV广汽永旺V凭借其在整车成本上的巨大优势,成为热销车型。由于Aean V的“三合一”电驱动技术,不仅减少了零件数量,还降低了成本。与传统电驱动系统相比,其零部件故障率更低,降低了车辆能耗,节约了充电成本。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永旺V推出了“三电终身保修”服务,避免了用户对后续核心部件的昂贵维护,从而减轻了许多用户的后顾之忧。

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是控制汽车驱动电机的装置。在新能源汽车中,由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其电气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的小功率、低压汽车辅助电气装置,到节能、环保、高效、低噪声的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电气装置,已经成为传统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替代品。电控系统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纯电动汽车的加速、爬坡、最大速度等主要性能指标。

电控系统主要由逆变器、控制器、驱动器、电源模块、保护模块、散热系统信号检测模块等部件组成。其中,驱动器、逆变器和控制器是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车辆行驶过程中,逆变器接收电池传输的直流电能,并将其逆变为三相交流电,为汽车驱动电机提供动力;控制器接收驱动电机的扭矩和转速等信号,并将这些信号反馈给仪器。当出现加速或制动行为的指令时,控制器通过控制变频器的频率升降来达到加速或减速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企业积极推进产品升级、开发“三合一”集成产品的背景下,产品正在加速向小型化、轻量化、低成本方向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量生产,动力系统呈现出高集成度、高功率密度、电机永磁同步、多档减速系统和多元化冷却系统的趋势。

一些分析师认为,2021年,中国的新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