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新能源汽车中最受欢迎的流量是比亚迪秦PLUS,它是继宋朝之后王朝家族的又一新成员。随着《小号汉》的高价值,一直备受关注,郝歌也早有静态分析。
仅仅是秦PLUS和秦Pro在设计和定位上的不同吗?真的没那么简单。秦PLUS定位高于秦Pro
按照比亚迪对宋PLUS和宋Pro的命名规则,秦PLUS的定位会高于秦Pro。在一辆车上,要区分高低定位,就需要秦PLUS使用最新的技术和设计。
所以在秦PLUS上,可以看到左右贯穿的镀铬和格栅内部的格子布局,这是更高级别的“汉”使用的设计,也给了秦PLUS一种小汉的视觉感。
内饰和我们之前在广州车展上猜到的一样。和Song PLUS上的内饰差不多,座椅是一体式的,让整车感觉非常豪华。
这比一般厂家平时加套或者车身发黑的做法要高很多。让你觉得花了更多的钱,买了更高级的车,愿意买单。
DM-i最大的亮点竟然是发动机
除了外观和内饰,秦PLUS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关注,是因为它是第一款配备DM-i超级混合动力系统的车辆。
这个系统不同于传统的插件系统。它没有对电池或电机等关键新能源部件进行太多的技术升级,而是对一直起支撑作用的发动机大做文章。这款小云1.5L发动机在秦PLUS上的热效率高达43%,压缩比达到了惊人的15.5。是什么概念?目前主流发动机压缩比只有9-12左右,那么比亚迪是怎么做到的呢?
奇妙的是,这款晓云1.5L发动机是“即插即用专用”。普通燃油车追求压缩比并不难。但是,高压缩比只是意味着高效率,并不意味着高性能。这时候就要求Alto cycle兼顾性能,而高压缩比下的Alto cycle容易爆震,不能兼得。
所以你可以看到丰田混动的压缩比很高,但是一般动力不强。既然是“即插即用”,比亚迪就干脆把平衡引向高压缩比一边,放弃对“性能”的追求,让电池负责高性能,让发动机负责高效率。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其他家庭也可以。“外挂与混搭”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它相当于“全部在”。卖的不好,研发费用都浪费了,不能给其他燃油车。另外,专门研究多年的高性能电驱动能力,不是其他家庭一两天就能学会的。体现了比亚迪对新能源之路的坚定信心。与丰田、本田混动相比谁更牛逼
说了这么多,电力系统的水平还是需要最后的数据来说话。最简单的就是对比两个领域。官员称,秦PLUS在插入式状态下每100公里的油耗达到了惊人的3.8L,已经低于丰田混合动力或本田i-MMD。
不过我们还没有试驾,具体体验不好说。毕竟插电式混动车型一直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大功率和喂养体验差距很大,丰田THS或者本田i-MMD在这方面做的很好。秦PLUS是否能突破这个关口,我们拿到车再来报道。
但从竞品来看,秦PLUS的主要目标并不是“两个领域”,剑指的是传统燃油车。这个怎么说呢?在早前的DM-i动力平台发布会上,秦PLUS声称000 km时的加速能量为7秒,已经达到2.0T燃油车的性能,但能耗只有燃油车的一半。如果充电成本更低,如果售价持平,燃油车还有什么?
按照秦Pro DM Super Edition从13.69万到20.49万的定价,我们预计秦PLUS Super Hybrid的价格在13-16万之间。你觉得什么价格比较合适?欢迎在下面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