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非法生产销售电动车的案件频发,部分企业和经销商想尽办法,闹大了!
案例一:天津某公司因擅自更换配套电池被罚款1万元
近日,天津市监察局接到群众举报,称其购买的电动车所用电池不符合3C认证,执法人员随即展开调查。经调查,企业负责人承认,由于配套电池库存不足,使用其他品牌的电池进行组装和交付,未按规定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延期的列入目录的电动车和电池被擅自销售。市监察局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销售违法产品,并处以1万元罚款。
案例二:产品与公告信息不符,同时对生产厂家和经销商进行调查
近日,山东某消费者购买了某品牌的三轮车,发现无法牌照,便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调查发现,该车外观尺寸与整车公布的产品信息不符,随后从生产者和销售者处获得进一步证据。经核实,执法人员发现该制造商涉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涉案经销商被立案调查。
案例三:诱导消费者修改,经销商被举报退车
最近浙江监管局接到这样一个消费者投诉。张老师说,他在电动车店买了一辆非GB的电动自行车,要求查处商家的违法行为,并将车退回。执法人员立即去车库检查,但奇怪的是,店里的电动自行车全部符合国标要求,商家一再否认销售非国标车辆。随后,执法人员联系投诉人,要求对购买的车辆进行现场检查,发现电动自行车已经注册并投保,但标称12V的6节电池组合使用电压达到72V,超过国家标准。本来消费者购买的新车确实符合国家标准。但商家在帮消费者完成注册和许可手续时,列举了国标车的缺点,于是趁机建议修改。消费者同意安装电池。回家查了一下相关规定,发现新买的电动自行车成了“非国标”,不能上路了。执法人员对双方进行了批评教育,通过调解,双方达成了退车协议。
虽然以上三种情况有所不同,但生产和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车,厂家和经销商都会受到处罚。没有产品目录,3C认证车辆不一致,牌照车辆改装是执法人员严查的重点。在销售时,广大商家不应贪图一时利益。一旦被举报,他们将因归还车辆而被罚款,但将受到刑事拘留的严厉惩罚。#电动车#电池#执法人员集合
案例三:诱导消费者修改,经销商被举报退车
最近浙江监管局接到这样一个消费者投诉。张老师说,他在电动车店买了一辆非GB的电动自行车,要求查处商家的违法行为,并将车退回。执法人员立即去车库检查,但奇怪的是,店里的电动自行车全部符合国标要求,商家一再否认销售非国标车辆。随后,执法人员联系投诉人,要求对购买的车辆进行现场检查,发现电动自行车已经注册并投保,但6节标称12V的电池组合使用电压达到72V,超过
虽然以上三种情况有所不同,但生产和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车,厂家和经销商都会受到处罚。没有产品目录,3C认证车辆不一致,牌照车辆改装是执法人员严查的重点。在销售时,广大商家不应贪图一时利益。一旦被举报,他们将因归还车辆而被罚款,但将受到刑事拘留的严厉惩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