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欢迎。目前新能源汽车的能源形式主要是混合动力和纯电力,而互联网上已经“吹”出来的氢能,对于国内应用来说,似乎还在遥远的未来。
最近,丰田章男作为丰田的掌舵人,在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纯电动汽车的过度言论。“纯电动汽车的过度发展,无论是制造电力造成的碳排放,还是向电动汽车过渡的成本,都被忽略了。”
丰田章男还指出:“如果日本所有的汽车都使用电力,那么日本电力系统的短缺将影响日本的生活和国民经济。”。目前,日本的主要电能来源是垃圾焚烧、核能和风能。在中国,燃煤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是主要方式。
日本也将计划在2035年实现禁烧目标。就像丰田章男的过激言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激起千层浪,但久久未能平息一样,丰田最近在日本发布了一款纯电动迷你车C pod,起价16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0.43万元),打了老板的脸,声音特别大。
那么,为什么丰田章男在“背后”发展纯电动汽车的同时,却过度批判纯电动汽车呢?丰田为什么要在这种“一套在前,一套在后”的情况下这么做?当然,丰田不会放弃纯电车的市场份额,这是事实。
这款纯电动迷你车,C pod,被丰田定位为城市通勤的一种手段,主要用于城市便捷出行。纯电动迷你车C pod发布了X级和XG级两款,价格区间165-171.6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04300-108500元)。
丰田C pod外形和我们在国内看到的“老人音乐”很像,款式新颖,两色车身设计,看起来很可爱,很聪明。
中国到处都是老人的音乐
9220753_5a5156d6dce8bead4b2036a573acf0bf_9.jpeg">丰田C+pod为两座设计,并且拥有一个容积不小的后备箱,以供人们使用,该车尺寸为长宽高分别为2490/1290/1550mm,轴距为1780mm。从视觉效果上来看,显得非常的小巧,但车宽较窄,不适合跑高速,容易发生侧翻。
内饰上则是相对简洁和朴素,中控台上有一块不大的屏幕来显示车速以及其他信息,而屏幕下方则是一些空调控制按钮,显得很是简单。整体来说,丰田C+pod的内饰布局紧凑,以便在小巧的车内营造“令人舒服”的乘坐观感。
丰田C+pod除了车身小巧的优势,方便在城市里的滚滚车流中驾驶之外,车辆动力参数也是其亮点。丰田C+pod搭载一台最大功率为9.2kW的电机,能够输出最大扭矩为56N·m,并设计车辆最高时速为60km/h。
丰田C+pod满足日常城市内代步,上下班通勤基本没问题,要是你刚好碰到急事时,以丰田C+pod的车辆设计原因是不能允许上城市快速路和高速路的,只能行驶在城市的道路,有点“鸡肋”。
丰田C+pod的电池容量为9.06kWh,在WLTC测试标准下,最大续航里程达到了150km,采用日本家庭用的200V/16A充电插座充5个小时即可充满,基本不支持所谓的快充,有点让人抓狂。
从丰田C+pod车辆设计的出发点来看,丰田C+pod定位于城市内通勤车辆,续航150km,也基本能满足市郊到城市中心,以及跨城际使用。以国内广州与深圳两大城市群之间通勤来说,150km基本可以满足其需求,只是不能上高速路,这就让人有点受不了。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想到五菱前段时间发布上市的五菱宏光MINIEV,颇有相似之处,同样的,两者定位高度相似,都是主要满足城市内的通勤出行为主。说起两者的不同,倒是价格相差特别大。
在新能源领域全面开花的丰田,唯独在纯电固态电池上“马失前蹄”,落后于其他车企。现在市面上新能源车90%都是固态电池车,快速扩张的新能源车市场(资本市场),丰田汽车难道不会眼红吗?
很显然,丰田之所以在公开场合抨击纯电车和发布全新的电动车,“人前是一套,人后是一套”,可以解释的是,丰田在利用自身的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来给自己的氢能源汽车和纯电固态电池车,争取有利的时间和市场。
丰田纯电动微型车C+pod的发布,可以说明,丰田汽车已经对固态电池车发动了“攻势”,不甘于落后其他车企,作为骄傲的丰田,就必须“人有我有,我有,你们未必有”,那么这个干啥啥都行的丰田,在纯电领域到底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