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汽车诞生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极速的追求。但是,随着电气化时代的到来,这件事似乎变得简单了许多。纯电动汽车得益于电机的自然特性,在加速方面比燃油车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相对低廉的价格可以让很多买不起超级跑车或者高性能车的人体验到极致的加速。而我们测排行榜的头把交椅也逐渐被这些电动车占据。
当你到达那里的时候,你都在“搬运把手”
保时捷TaycanTurbo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测试了数百种车型,如加速和制动。保时捷车型的实测结果基本比官方结果要好,多次测试结果极其稳定,被大家戏称为车型测量的‘肩膀’。
保时捷首款纯电动汽车Taycan也没有让我们失望。我们测量的突破TaycanTurbo 100年的时间是3.4s,能力惊人。即使通电了,保时捷的血液还在里面流动,无愧于保时捷的名字。
泰灿前后轴分别装有永磁同步电机。Turbo版最大功率达到680 HP,850 Nm,功率水平接近911GT3RS。但你要知道,泰灿的自重2.3吨,在高性能车中绝对是个‘大胖子’,就像泰森100米跑10秒一样。
为了追求终极性能,保时捷还首次为该车配备了双速变速箱,以平衡加速和续航能力。同时,变速箱的增加使这款车的最高速度更高,也帮助它在新北赛道取得了惊人的成绩。高强度连续输出会增加电池的温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款汽车空调压缩机对冷却系统进行冷却。同时,三大动力系统中有两套独立的冷却导流装置和三套热管理系统,为其稳定输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少目前来看,保时捷在纯高性能电动车上依然占据榜首。
科技怪物的产品
Tesla ModelS
特斯拉是目前造车新势力的网红第一兄弟。这几年特斯拉以强大的加速能力称霸四方。时隔多年,回头看这款车,光是加速能力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我们测试的2021长寿命升级机型最大功率达到662 HP,破断时间3.96s,其实这个成绩还有提升空间。因为245/45R19的原固特异EagleF1轮胎的抓地力还是很难应付强大的动力,如果装配更好的轮胎还是有提升空间的。
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这个功率水平已经处于完全过剩的状态。即使与同等功率水平的燃油车相比,ModelS的瞬时功率爆炸更快,主观感受更激烈。如果在法定限速内,足以杀死99%的上路车型。至于那1%,可能就是前面说的保时捷Taycan。
从驾驶的角度来说,ModelS的动力调节是非常线性的,油门的比例是极好的。大部分人都能轻松调动这662马的强大动力,刹车的脚感也很好,动能回收马。
配很完美,整体的驾驶感受与一辆优秀的传统燃油车脱节不大,不必为了适应一辆电动车而去适应它。虽然推出近十年之久,其产品力依然是目前纯电动车领域的顶尖水平。半价感受百万级加速体验
特斯拉Model3
如果单纯以价格和加速能力来考量一辆车的话,特斯拉Model3绝对是最具性价比的车型,41.98万元的价格,0-100km/h加速时间为3.66s,足以媲美百万级性能车。
我们实测的Model3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采用双电机设计,前置交流感应电机,后置永磁同步电机,电动机总功率340kW,总扭矩639N·m。测试时挂上D挡一脚将加速踏板踩到底,没有声浪、没有换挡,全身的血液都在向后流动,这种感觉仿佛让人进入了时空隧道,一瞬间灵魂出窍。
在日常驾驶中,如果你是个开车"风琴脚",电动这种几乎零延迟的动力响应,再加上大马力四驱,能让你自己把自己开到晕车,在法定限速以内,它可以秒杀路面上99%的车型。
当然特斯拉Model3不只是单纯的快那么简单,作为电动车届的标杆产品,它在日常驾驶时加速踏板开度与动力输出的匹配、制动踏板的脚感、转向手感等几方面也堪称完美,这也是目前最好开的电动车之一。
中国代表也不差
小鹏P7
小鹏P7是小鹏推出的第二款车型,这款车在上市之后热度非常高,可以说是集高性、长续航、高阶驾驶辅助、造型科幻于一体,可以说是赚足了眼球。
在性能上也当仁不让,最大功率430马力,总重超过了2吨,实测破百时间为4.28s,实际上,电动机的扭矩瞬间爆发特性,还会放大加速初段的推背感,当第一次开过之后不禁感叹,中国品牌也能造出有如此性能的车型,着实不易,看来电动化的另一个利好是帮助我们间接实现了"低成本"大马力的愿望。
除此之外小鹏P7还配备了Brembo代工的四活塞卡钳,并配备米其林PS4高性能轮胎,P7的刹车脚感不像大多数电动车那么诡异,有点接近上个时代丰田混动车的刹车脚感,在新势力中算是很自然的表现了。
傻快容易让人很快失去乐趣,所以说操控性提升一定要和动力水平相匹配,小鹏P7在的底盘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前双叉臂、后多连杆,还配备CDC可变阻尼悬挂这种好东西。以结果论来说,P7的底盘极限表现非常好,在绕桩和麋鹿测试当中都能刷到不错的战绩。放在造车新势力里来看的话,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
质感更重要
纯的电动车型的普及让我们可以享受到之前无法企及的动力和加速能力。大马力和加速快我们是非常欢迎的,不过更深层次的底盘调也应该相应的跟上,在行驶质感上,现今的绝大多数纯电动车型都无法和同价位的燃油车相比,有句话说的得好"弯里快,才是真的快",中国作为纯电动车型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如果能达到上面说的水准,各位还需要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