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伊兰特挽回了北京现代的面子,却无力重振销售大旗

曾在中国获得神话销量的韩国品牌北京现代,自2016年销量下滑以来一直处于失控状态。北京现代在销量连续四年大幅下滑后,已经退出主流合资品牌阵营,而成为三线合资品牌。

到2020年底,北京现代销量再次下滑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数据显示,北京现代今年1-11月累计销量为44.7万辆,同比下降28.3%。虽然12月的数据尚未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北京现代将无法实现2020年75万辆的销售目标。

尽管销量一直在下降,但北京现代并没有停止努力回到巅峰时刻。转型,变革,突破,北京现代做了各种努力,但最后几乎没有效果。市场份额萎缩,品牌力大幅下降,就是很好的证明。

作为一个产品年,2020年,北京现代先后“轰炸”了几款重型车型进入市场,但最终反响平平。除了伊兰特上市后实现月销量过万,挽回了北京现代的面子外,其他车型几乎都死了。特别是新一代索纳塔在上市第一个月销量达到3000多辆的制高点后,逐月下滑,现在维持在1000多辆的水平。然而,新款Fista和新款现代ix35上市后未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虽然伊兰特上市后连续两个月售出1万辆,但在汽车销量排名上基本处于十几辆的水平,与大众朗逸、日产Sylphy、丰田卡罗拉等热门车型相差甚远。虽然伊兰特暂时挽回了北京现代的面子,但伊兰特要让北京现代靠自己恢复往日的辉煌几乎是不可能的。

伊兰特能否维持月销量过万,还是需要一个很大的问号。毕竟在紧凑型车市场,竞争很激烈。伊兰特产品本身在同档次车中基本不占优势。新一代伊兰特上市后月销量突破万辆的原因,主要是定价较低和新车效应。低售价并不意味着汽车公司会牺牲自己的利润,最大化消费者的利益。较低的销售价格往往意味着汽车公司在产品本身的无形位置偷工减料,从而使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但新一代伊兰特在推出仅两个月就出现了很多“缺陷”,如转向系统异响、中控台异响、仪表故障、车辆互联故障、门把手故障等。其中转向系统异响最为严重,被很多车主投诉。这些质量问题是伊兰特偷工减料造成的,还是质量控制不到位造成的?现在还不知道。但至少有一个问题可以解释。伊兰特没有厂家宣传的那么“完美”。

这让人很容易联想到菲斯塔。Fista作为现代旗下的一款coupe,上市后经历了一段高光时期,甚至一度超越本田思域。然而,在短暂的辉煌之后,菲斯塔今年跌至谷底。

有什么问题?一方面,在中国保险研究院的碰撞中,Fista的A柱断裂,整体表现很差;另一方面,由于质量问题,菲斯塔一直受到许多车主的投诉。可见北京现代急功近利,想回归亮点,但对产品质量没做太多功课,只把产品包装在表面。同时,第十代索纳塔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为国内车型采用了塑料制成的防撞梁,而国外版本采用了防撞钢梁。

伊兰特是否像菲斯塔和索纳塔一样,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经不起市场的考验?需要进一步观察。但是从新一代伊兰特暴露出来的各种噪音和“小毛病”来看,可以说它的产品并不是很优秀。准备启动伊兰特的消费者与其做“白老鼠”,还不如静观其变,做出决定,与同价位的日产Sylphy和大众朗逸相比,更值得启动。

(本文原由武文莱恩新媒体工作室制作,请注明出处:武文莱恩,作者:夏目)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