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互联网制造的汽车的高市场价值导致有争议的资本寻找投资“转向大象”

经济观察报记者甘1月13日创下51.72元/股的新高,但一直领先国内汽车股的长城汽车1月14日意外跌停,当日收盘价跌至44.83元/股。从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1月13日,长城汽车的续航里程增加了549%。这一次,跌幅之大令人惊讶。但那天不仅仅是长城汽车,整个a股汽车板块都集体受挫。数据显示,长安汽车和江淮汽车跌幅超过8%,比亚迪跌幅超过6%,广汽集团跌幅接近7%。只有拥有重要汽车的a股上市公司市值蒸发了1000多亿元。

1月13日至20日,汽车指数下跌5%,全车指数下跌6%。"汽车的市场价值现在有点高."投资圈一位资深人士说。风终端数据显示,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12日,汽车指数持续增长,增速为106%,而全车指数增长121.9%。不仅是长城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吉利汽车等汽车公司的股价也几乎翻了一番。比如比亚迪目前股价已经超过230元,比年初上涨了四倍多。但是,相对于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汽车厂商来说,这一涨幅还是一个“小巫婆”。

目前,有三家新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在美国上市,包括威来、理想和小鹏。截至2021年1月11日,威来股价达到62.70美元的历史高点,比2019年10月1.19美元的历史低点高出5168.9%。理想车股价在2020年11月24日达到最高值43.96美元,比上市首日高出167%;肖鹏汽车也在11月23日达到72.17美元的最高值,比上市首日上涨240%。11月,一些国内汽车公司高管对这些远远超过其市值的公司表现出嫉妒和仇恨的复杂心理。比如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去年11月接受采访时直言,“长城汽车被严重低估。”"

对于传统汽车集团来说,其股价的异常波动被视为正常回调。“最近的调整是因为之前的涨幅太大。尽管三个月前汽车类股有望上涨,但实际涨幅仍超出预期。”中华全国汽车经销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赫告诉《经济观察报》,2020年汽车股形成了非常强劲的集团股,现在的调整是由于集团股的崩溃,这是资本市场对传统汽车公司估值的矛盾心态,但更纠结的是资本市场对互联网汽车厂商的看法。

尽管赢得了股价和市值,资本对这些新的汽车制造企业的担忧从未远离。“我看不出支撑这个市值的逻辑在哪里。”1月21日,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高管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讲述了火热的互联网汽车建设。他认为,新车制造企业的市值存在泡沫。

不同的投资估值逻辑

从估值来看,新兴造车企业的市值远高于传统造车企业。1月21日,威来汽车市值901.8亿美元,特斯拉8061.42亿美元,肖鹏汽车414.38亿美元,理想汽车市值319.54亿美元。相比之下,刚刚击败大众、夺得2020年全球销量第一的丰田汽车,1月21日的市值为2096.69亿美元。丰田汽车预计2020年销售额29.5万亿日元(2853.5亿美元),营业利润2.5万亿日元,税前收入2.91万亿日元,净利润2.35万亿日元。丰田的市值基本等于其销售收入。

销量方面,丰田预计其2020年全球销量将达到1073万辆,而特斯拉的销量仅占全球市场的1%,但其市值相当于丰田、大众、通用、现代、宝马等6家知名汽车公司的总和。这六家公司占全球汽车市场的70%以上。2020年,威来汽车在中国的累计销量为43728辆,而在小鹏的累计销量为27041辆,理想销量为32624辆。中国最大的汽车公司上汽集团在2020年售出560万辆汽车,2020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00亿元。而上汽的市值只有2772.49亿元,约合429.18亿美元,相当于肖鹏汽车。

特斯拉的利润率为2.4%,但扣除碳交易利润后更低,而威来、理想和小鹏尚未实现正利润率。这些新的汽车制造企业的股价也让一些华尔街投资大佬感到困惑。“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与我的同事、华尔街的老同事、高盛、摩根士丹利和一些投资者进行了多次讨论。如何看待估值?我们根本无法理解。”最近,在华尔街工作了几十年的汉德工业促进资本董事长蔡洪平在中国电动汽车100强论坛上说。

新车制造商采用了一套自己的新估价标准。根据民生证券的研究报告,无法直接用PE估值来比较早发较少的新造车企业。威来资本(Weilai Capital)管理合伙人余宁认为,在评估智能电动车公司的估值时,不能再用传统汽车公司来衡量,可能要用科技公司来衡量。制造企业的业绩增长是线性的,科技公司的业绩增长可能是指数的,这是新能源汽车企业市值神奇增长的支撑逻辑。简单来说,一般汽车公司的估值取决于PE(股价/每股收益),而特斯拉等新车公司则声称采用PS(股价/每股收益)。

"但事实上,他们的业务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一位投资银行家指出,这是矛盾之一。BAIC投资公司总经理助理贾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能否根据科技公司对其进行估值,取决于汽车带来的网络

量,这背后带来了数据沉淀量多少,而这意味着可开发的盈利方式。上述创投公司高管认为,泡沫现在是一定有的,但确实有合理性。“这是辩证来看。”如果没有这种泡沫的存在,不可能通过资本市场孕育出新兴产业。

一些投资人士把这称之为合理泡沫。贾广宏对记者表示,有泡沫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关注度高,意味着资金投入和人才的聚集。“中国芯片之前没泡沫,没关注,没钱,没人,于是也没发展起来啊。”但同时,新兴的车企是否具备科技公司的实力还依然是争议颇多的话题。“特斯拉是硬件和软件都做的很好,工程能力也很强,但中国的新造车企业在硬件上还有距离,不得不依赖于大零部件集团。”一位投行人士指出。

但更大的背景是,投资圈也在赌一个未来。按照手机和家电的发展规律,中国新能源汽车会产生新能源汽车里的世界级品牌。投资界人士认为,中国变成全球智能手机单一最大市场,最主要的原因是制造端从2008年开始从装配制造产能变成了精密制造产能。而在特斯拉国产之后,智能汽车供应链或也将复刻这一规律。但贾广宏指出,汽车不会像智能手机一样出现高度集中的情况,“不可能两三个品牌占领了大部分市场。”

资本仍在找寻可靠标的

“前一波涨幅越猛烈的,这次调整越厉害。但长期来看,还有上涨空间。”对于A股汽车整车股接下来的走势,一位证券行业分析师表示。而新造车企业们,也在经历着多空之争。蔚来汽车股价在1月11日达到峰值后开始下调,1月20日57.71美元,相比1月11日下滑了8%;理想和小鹏的股价都是从2020年11月24日达到峰值后开始回调。蔡洪平直接表示,目前建议新能源车企尽快利用迷惑期到资本市场融资,“长期来看,估值基础仍将回到销售和税后利润,回到PE估值。”

“未来传统车企和新造车企业之间的估值差距肯定会缩小,至于差距缩小到什么程度,一方面看传统车企转型的力度,另一方要看新能源市场的规模。”曹鹤分析称。同样,蔡洪平指出,现在的宝马、大众也在加快做电动车,如果把他们做电动车的部分拿来上市,市值可能翻两倍都不止。1月20日,大众集团CEO迪斯在推特上喊话特斯拉,他挑衅式地说道,“我要拿走你的一些市场份额,我们ID.3在欧洲已经战胜了特斯拉。”汽车集团的反击会逐渐让新造车企业感受到压力。

而资本目前的热情也可能会降温。1月18日,清华大学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公开表示:“现在的股票市场是炒作概念的,每晚都有一到两个股票成为明星。但我担心到了今年的四五月份,估计不超过7月会出现一次反转。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疫苗逐步普及,天气转暖,老年人、餐饮与服务人员都接种疫苗后,人们开始放心消费,实体经济转好,届时人们会担心货币与财政政策转向,于是资本市场的盛宴可能就结束了。”

一位投资界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透露,目前资本圈对互联网造车出现了新的看法。“大的科技巨头和大资本,他们在寻找一些好的传统车企来投资,这个公司一定是未来转型最快,他们才会投资,这可能不是国企而是优秀的民营企业。”该人士表示。“未来汽车产业的变化很大,在‘卖梦’差不多之后,资本要寻找在不确定下还能存活发展的标的,这种企业看起来不是新造车企业,原本头部的自主品牌车企还是很有看点的。”

近期,百度和吉利曾组建了合资公司,而富士康也和吉利组建了合资公司。另外,有报道说苹果公司也在和韩国现代汽车寻求合作。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